专访俞立中:全球化受阻,国际化教育还有价值吗?

如果说2020年的年度词之一是“割裂”,那么2021年,我们看到了融合、重塑的可能。

就在12月30日晚,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就像是一个强心针,为全球化带来新的信心。

在这个迎接2021年的节点,我们重温上海纽约大学创校校长俞立中的专访,发现他的论述非常具有前瞻性。他说:

“全球化趋势不会停止,虽然可能会有些调整,比如更加强区域合作,最终人类会意识到,今天世界上面临的很多问题需要各国人民共同来解决。”

“如果家庭有条件的话,我还是建议孩子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什么时候出国,取决于孩子的文化根基形成了没有。”

“学生要认识到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去否定它,而是要加深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包容别人,以及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

了解趋势和本质,才有可能帮助我们做出对未来的判断,在不确定中,放下焦虑。

在中国教育史上,俞立中和他曾担任校长的上海纽约大学都注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留学生,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先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担任校长。

2012年,他出任第一所中美合作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与学位授予权的研究性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的创校校长,潜心“耕耘”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块“试验田”。

△2013年俞立中迎接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新生时留影,此照片也是他微博微信头像

8年间,上纽大从最初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馆不到300名的学生,到现在已经有1800多名来自8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年都有一些学生放弃了斯坦福、清华等名校offer来到上纽大。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样本,学校口碑一年比一年好。即使是在最困难的2020届毕业季,也有33%的中国学生已和普华永道、摩根斯坦利、阿里巴巴等公司签约就业;

67%的中国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有超过六成的学生被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大学录取,包括哈佛大学、MIT、哥大、宾大、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其中有11人将直接进入全球顶级高校的博士项目。

知乎上一位上纽大学生评价很有代表性,

“上纽的潜力真的非常大,如果说五年内生源可以达到全国顶尖我也不会怀疑,大家都在讲中国高校需要改革,也许这所学校就是一个转折点,在学校读书真是有一种创造历史的感觉。”

2020年6月1日,俞立中正式卸下了担任了8年的上纽大校长。2020年,也正好是俞校长1990年回国后在高等教育领域深耕的第30年。

“在上海纽约大学的史册上,俞立中这个名字在每一页熠熠生辉,”纽约大学校长Andrew Hamilton说。

△俞立中退休的前一天,2020届学生凌昱恒为校长拍摄的照片

2020年年末,“爸爸真棒”编辑部有幸对俞立中校长进行了一场长达3个小时专访,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更像一节“圆桌课堂”。

在这个思辨、开放、包容的课堂上,俞立中校长为我们详细梳理了全球疫情对教育带来的变与不变,值得每个焦虑的父母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

▽点击观看“爸爸真棒”对俞立中校长的采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下文以第一人称陈述

01 。

全球化受阻,留学溢价不在?

▷全球化不会停止,人文交流尤为重要

最近几年,全球化有受阻趋势,美国的“退群”、英国的脱欧都是例子。

我们都知道,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带来很多正面效应,包括产业链分工、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等,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问题,包括贫富分化等。

这些年来“民粹主义”抬头,放大了负面的东西,让人们认为今天出现的问题都是全球化造成的,甚至想要退回到过去。

但我认为,全球化不会停止,虽然可能会有些调整,比如更加强区域合作,但最终人类会意识到,今天世界上面临的很多问题需要各国人民共同来解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分为三个不同层面,最高层面是政治和外交关系,第二层面是经济和贸易关系,第三个层面就是人文交流。

在前两个层面上,目前各国都摩擦不断,因此第三个层面,即教育和文化的交流,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人和人之间不交流,教育和文化上没有沟通,最后的结果就是把世界隔裂开来,形成敌对和冲突。

人和人的理解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第三个层面的交流,促进经济贸易和政治外交上的交往向好的方面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俞立中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求学时留影

▷留学溢价不存在了,但留学仍然值得

正因为人文交流的重要,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出国留学的趋势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个世界“变化”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所以今天的“变”也是永恒中的一部分。

一些家长会考虑,自己投入了大量的钱让孩子出国留学,将来孩子未必能找到有高回报的工作。

的确,如果从金钱投入产出比来看,所谓的留学溢价,已经不存在了。但留学其实从其他方面回报了孩子,包括:

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融入多元文化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差异,在包容不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发现人类的共同之处。这是单一的文化背景不能做到的;

拓宽了孩子的全球视野,在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之间进行比较,才能更理性地构建自己的世界观,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价值;

提升了孩子的全球胜任力,即跨文化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对全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以应对和解决未来所面对的各种复杂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想会更丰富,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多样化,这对一个有意愿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孩子,将来无论是人生发展,还是职业发展,帮助都是巨大的。

所以如果家庭有条件的话,我还是建议孩子到国外学习一段时间,至于将来是否留在国外工作,这是他们的选择。

那么,到底什么年龄出国最合适?我认为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不一样,不应该以高中、大学或研究生为界限。关键在于,家长要有判断,其依据是孩子是否已经扎下了文化根基。

我们经常讲要让孩子成为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拥有全球观,理解多元文化,但在融入多元文化环境的时候,首先应该理解本土文化,这样才有立足之本,不会迷失自己。

比如,有些孩子在美国久了,和父母的家庭观、亲情观就变得不一样。孩子认为自己管自己,时不时给父母打个电话就行。家长若能接受还好,若不能接受,就真的要考虑一下该让孩子有哪种文化底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5年俞立中在联合国参加演讲

02 。

中外合作办学大热

留在中国学习反而更好?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国际化教育是有必要的,但我并不认为每个孩子都要出国留学,走国际化教育之路。一方面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得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出国学习的费用,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让每个孩子都走同一条路。

我们既需要能够洞察世界的领袖型人才,也需要能胜任各种岗位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要有多元化的教育,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他们才有可能找到符合自己发展的那条路。

千万不要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大家都奔着一条路去。邻居家、朋友家、同事家的孩子怎么样了,我们家的孩子也要怎么样。

我们要意识到,其实90%的孩子是陪着10%能在考试上冲到最后的孩子竞争,最后还是回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上,但已失去了宝贵的时间。

一部分孩子走这条路,另一部分走那条路,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做到极致,不是挺好吗?

所以我一直强调,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它的前提是,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一定是多元化的,既要满足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满足社会的不同岗位的需要,提供更多的选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08年俞立中在华师大听取学生意见

我们既需要高考,对于现在很多地方的孩子,至今高考仍然是他们唯一改变人生的途径;

我们也需要国际化教育,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孩子出国学习,培养全球胜任力。

我们同样需要中外合作办学,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进可攻,退可守”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成为学生们在国内也能接受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

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培养一大批懂得国际规则、有全球视野、有社会责任感、善于跨文化沟通交流的人才,而且也能吸引和培养一批愿意了解中国,有志于建立中国和世界联系的各国青年学子。

而上海纽约大学就是一个样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中外合作办学的上纽大范本

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获得独立法人资格和学位授予权的中美合作举办的国际化研究型大学。

2013年首届本科生人学,前四届招生人数都是300人,中外学生之比为151:149。

我一直觉得上纽大的学生与同龄孩子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更为成熟。

每年都有一批学生放弃了斯坦福、清华等名校的offer来到上纽大,我也会遇到一些不赞成自己孩子来上纽大的家长,但孩子非常坚持。

我印象很深,曾经有一位家长,当面质疑我们,说“女儿收到了985大学的提前录取,却死心塌地要读上纽大,你们有什么好?”

我回答他,首先你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已经长大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其次我和他讲了上纽大不一样的地方,包括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师资构成、教学方式及其与传统大学的差异;

最后我说,他的女儿之所以会喜欢这样的学校,是因为她自己不想走传统路线了,想走出舒适区挑战自己,敢于做吃螃蟹的人,本身这就是有成长性思维的人,是我认为上纽大理想的学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9年上纽大师生员工洋泾社区之旅,当地包厂长为大家介绍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知识

我觉得,中国家长之所选择上纽大可能有几个原因:

首先,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既能在国内接受中西融合的理想教育,又不脱离本土文化根基,孩子就像风筝,线还能抓在自己手里,比较放心;

其次是投入较少,有学生家长告诉我,如果孩子在上海纽约大学学习,获得纽约大学学位,相比去纽约至少可以省下100万人民币,上纽大颁发的是中美两个学位,这很有吸引力;

第三,选择上纽大的中国学生大多是打算到国外一流大学读研或者在中国就业,而上纽大的学生可以有两个学期在国外学习,方便他们了解和申请国外大学,也不耽误他们在国内找工作。很多学生在还没毕业之前就已经拿了不少offer,竞争力非常强。

上纽大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校园。到现在,上纽大共有来自80个国家的1800多名在校学生,国际学生的比例非常高。纽约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已经很高,但大概也只有百分之十几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9届学生宗景天的作品“Splash”,中国水墨和黄色水粉被泼洒到艺术家30多页的艺术剧本上

03 。

什么是“全球化的教育”?

正因为这样多元化的构成,上纽大的培养模式和国内传统顶尖大学很不一样,也没有完全照搬纽约大学的模式。

它既不是所谓的美式教育(American education),也不是中式教育(Chinese education),更不是一半中国一半美国,而是在探索全球教育(Global education),更强调全球视野、多元文化、跨学科和中国元素,我们称之为以创新与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21世纪通识教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理解文化差异

比如,上纽大有一门必修的明星课程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lobal Perspectives on Society,俗称GPS),课上会提出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让学生讨论。

第一课讲的是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之后还有关于家庭、社会结构、政治体系、法律制度等话题。

针对同一主题,老师会选择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让学生讨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伟人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有何不同和相同之处?为何会产生这种差异?

比如在有关“人性”的主题里,就选取了墨子和Susan Wolf的文章作为对比;政治经济主题则选取了亚当·斯密、马克思、毛泽东等人的作品。

学生从中要认识到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去否定它,而是要加深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包容不同的见解,以及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20届学生凌昱恒在大一《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这门课的作业中激发了对摄影的兴趣,他用相机记录的纽大生活,被学校制成明星片,随毕业生礼盒寄往世界各地

▷面向问题的学科交叉

面对信息科技的发展,上海纽约大学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率先开设了交互媒体艺术、数据科学等本科专业,它们已经被纽约大学反向引进。

在上纽大,很少有课程只涉及单一学科。我曾和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的一位教授一起,给学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在城市遇到海洋的地方》(Where the city meets the sea),内容涉及城市学、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社会经济等。

为什么要开设这种跨学科课程?我认为,现在人类所面临的全球问题,都需要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才能解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取消学科,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关键是,不要形成学科壁垒,要让学生学会打通各门学科知识和技能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俞立中校长与2020届毕业生

▷阅读、思辨、表达

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阅读、思辨、表达,不仅要求理科学生学点文科的知识,或是文科学生学点理工科的内容,而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名家名作,在阅读的基础上比较、思辨,独立探索和辩证思考,并在阅读中培养学生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最终,学生需要通过写作、辩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上纽大在培养中非常强调的跨文化的沟通交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纽大的女子足球队

▷多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比较、思辨的基础上,学生会逐步建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希望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对社会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去面对更多挑战,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中外合作大学很重要的一个基点。

学校也认同学生的多元化选择,中外合作大学不应该成为意识形态的战场,而应该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熔炉。

事实证明,上纽大培养的中国学生,可能更有爱国情结和社会责任感。大家认同自己的文化根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建立在比较、思辨的基础上,更不容易动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纽大学生武光宇在四川支教,教孩子们计算机科学知识

▷集聚一流大师

一流的本科教育要有一流的培养模式、一流的课程,更要有一流的教师。上纽大则集聚了世界一流的师资。

还是拿《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课举例,这门新生第一学年的必修课,之前是由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Paul Romer教授和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Jeffrey Lehman教授共同施教的。而Jeffrey Lehman教授曾任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康奈尔大学第11任校长、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始院长。

目前上纽大已经先后有23位来自各国的院士、讲席教授全时为本科生上课,仅2018年就有8位院士在校任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相信,这些大师们一定会为自己努力的结果而自豪。上海纽约大学的毕业生证明了这所学校,他们大多都很清晰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他们具有全球视野、理解多元文化的世界,善于跨文化沟通、交流和合作,因此不仅具有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也更有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我为他们骄傲。

「 写在后面的话 」

在采访前查阅资料的时候,让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们称呼俞校长为“最资深的校长,却也是最不像校长的校长”,在学生们眼里,像这样完全没有架子,把大量的时间和学生平等交流上的校长“全中国可能没有第二个”。

“俞校长很喜欢和我们聊天,在食堂吃牛肉拉面聊,在正式场合吃意大利面时也聊,很多同学还有其微信好友,他的朋友圈总能收获数百个赞。”

“我们有多喜欢俞校长呢?军训的时候,当主持人念到俞校长的名字的时候,我们没有吝惜一丝一毫的欢呼,即使我们的嗓子已经快发不出声音。学校里见到校长,那一声校长好,是真的希望他能有个很好的一天。”

“这一切,是因为我们move in的时候他来帮我们搬行李,是因为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可以在群里把他@出来,是因为我们可以在他吃饭或者别的休息时间去和他聊聊。当我们向他提出请求的时候,他不像是一个校方的发言人,而像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给我们出谋划策,让我们去找各种各样的部门解决问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每年8月新生报到时,俞校长总会在宿舍楼前迎接大家,从早到晚一一问候大家,帮忙提行李

而就在采访的前一晚,这位71岁的老校长,晚上11点还在和我们交流采访的内容,说要好好准备,让有拖延症的我们深感汗颜。

采访中,俞立中校长的人格力量,让编辑部同事们纷纷“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俞校长们”的努力也让我们对中国教育充满信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