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收入中位数6500,数据没有反映出教育的意义,德国这样做统计

最近在网上面浏览信息的朋友应该都有看到过这张图片:

在收入统计中采用“中位数”这个统计方法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方法,也相对来说比平均数要更加的科学。

以北京为例,北京有2,300万人,收入的中位数是6.9k,就意味着第1150万人的收入是6.9k。

大家应该也有看过相关的科普视频,在相关的统计学科普视频中,专家经常举的例子就是,马云收入一年一个亿,你的收入1w,结果你跟他的平均收入是5亿零5千。

当然实际的平均收入并没有那么的夸张,以北京为例,平均收入达到1.6w,也就是说按照平均水平,北京人人都高出中产阶级标准1k多。

每次在新闻中看到这样的数据,大家都惊呼自己被平均。但是,大家不知道从这两个数据的差异中有没有看出,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可能存在的收入差异。但是偏偏统计数据里面就没有详细的分析出各个学历阶层的收入差距。

还是以北京为例,在北京高中录取率约在50%,如果采用中位数来进行统计,覆盖到的收入人群恰恰是没有上过高中的人群的收入。北京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在总人口的比例,不超过25%,也就是说这样的统计数据永远覆盖不到高学历人群。

于是这种统计数据就变得非常的不讨好,底层劳动者觉得自己被平均,中产阶级看不明白自己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这两个阶层还特别关心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数据却没有反映出来。

做有意义的数据统计,看看德国是怎么做的

我以前在做接待工作的时候,接待了德国各行各业的不同收入群体,不同教育阶层的人。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德国人对于自己收入阶层的人的平均收入,或者收入中位数非常的了解。

比如具有博士学历的德国人,他会非常明白,在德国具备博士学历的人的收入中位数和平均数据。也非常了解拥有博士学历的人,在德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这些数据肯定不是这些德国博士自己统计出来的,肯定是德国相关的统计部门,以及媒体公开出来的。

我也接待过很多学历比较低的德国年轻人,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发现他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非常的旺盛。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目前缺乏职业教育的情况下,能够拿到的收入,以及自己在获得职业教育培训之后,从事工作可能提升的收入标准。

这也反映出统计数据给这些低学历的德国年轻人的职业提升点出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国年轻人在教育上面的自我提升。

我们来看一下两张图片:

这张图片反映的是德国本科学历的人群和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就业后第1年以及第2年薪资的变化以及收入的差距。

左边是本科学历的人的收入,第1年是大概3.8W欧,右边是研究生毕业第1年的收入,大概4.5W欧,两个学历之间的年收入差距大概7K欧,也就是相当于大约人民币5W元。

工作1~2年后,本科学历的德国人收入增加大约3.2K欧,研究生学历的德国人大约增加1.8K欧。这反映出了工作经验在收入提升上对学历间收入差距的弥补作用。

德国的年轻人可以根据这样的统计数据,对于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学历,需要的付出等等,做一个预期的评估。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2张图是反映出德国高收入阶层所在的行业的年收入中位数,这种数据详细到每一个行业。

我们看到收入最高的标着橘黄色的是医生年收入达到9.2W欧,约合人民币60多万,从这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德国人最喜欢做医生。第2名是搞金融的,第3名是做律师的,第4名是做银行业的,第5名是工程师,第6名是企业咨询师,第7名是IT。德国做IT的收入中位数大约是45万人民币,好像和国内大厂P7的水平差不多。其实这个数据还非常的详细,涉及到各行各业,但是篇幅原因被我省略掉了。

从这样细致的统计数据,德国的年轻人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自己的未来的收入产生一个良好的预期。他们可以知道自己读完本科或者研究生之后,可以获得的大概收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德国的统计数据甚至可以避免大家盲目追求高学历

德国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是非常详细的,甚至详细到某一个行业,每个学历人群的就业率。德国有一个中国人可能不太好理解的规定,这个规定日本也模仿了。

那就是:不同学历的人群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高学历人群不得从事低学历人群的职业。

这个时候各个学历阶层在不同行业里面的就业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些行业的老板他不需要为高学历的人支付那么多的费用。对某些工作他可能会更多的使用本科学历或者研究生学历的群体。那么该行业就会出现读到博士生学历以后,虽然工资标准更高,但是就业比例下降的情况。

这时候一部分大学生就有可能会考虑只读到本科或者研究生就去就业,而不是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却面临更高的失业风险。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中国各行各业统计数据的现状

目前中国各行各业以及各学历阶层的统计数据,是没有官方数据的标准的,很多时候是由招聘服务平台,根据企业发布的用工薪酬数据来做爬虫分析。但是企业发布出来的薪资标准,通常是起薪或者是谈判价格,这样就会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

比如说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的程序员月均收入应该在3万元左右。但是根据某就业平台的数据,程序员的平均收入只有区区1.2万元左右。这就让大家感到统计数据的不真实,和自己的直观感受有很大的区别。

既然数据不真实,那么这样的数据就没有办法给正在读书的大学生,以及家里有学生的家长,起到指南的作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大家想看到什么数据?

根据我在互联网跟网友和粉丝们的交流,我总结出以下大家希望看到的数据:

1、各个学历阶层人群的收入中位数

比如本科毕业于985大学的人群,收入中位数能够达到多少?本科毕业于211大学的人群收入中位数可以达到多少?本科毕业于一般一本的大学生收入中位数可以达到多少?

这个数据的价值在于可以让学生知道一心拼985或者211,可以带来的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假如价值不大,那么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某些同学为了考985和211,在高中年复一年复读而浪费青春的事情发生。

2、各个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收入的差距

这个数据在某些私人平台上可以找到,但是也是根据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来抓取的数据并不准确。某一个专业进行学历再深造,它的价值有多大?能够获得多大的收入差距优势?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

比如,本人所读的小语种专业,获得等级证书的作用比研究生学历的作用要大得多, 这就直接导致了考研人数非常的少。读IT相关专业的同学,年龄优势会比学历优势要大的多,所以学成之后尽早就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有了相关的统计数据,每一个专业的同学决定要不要考研,决定本科要不要工作的时候会有更好的参照。

3、本科以上学历人群的收入中位数和高中以下学历人群收入中位数之间的差距:

这个统计数据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个统计数据,这个数据就直接反映出了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家长花很多的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在教育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的投入到底能够换来多大的回报?孩子考上本科以后能够获得的薪资水平会和只有高中学历或者高中以下学历获得的收入水平的差距有多大?从这样的数据就可以看得明明白白。

4、各行业土鳖和海龟的收入差统计

各行业在国内本科毕业就业和在国外读本科毕业就业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以及各行业在国内考研就业和在国外考研就业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国内中产阶级家庭最想要了解的问题之一。

中产阶级家庭普遍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但是为了支付孩子的学费,经常会割皮掉肉,有些家庭甚至会返贫。做这么大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孩子留学归来之后,收入能不能够有质的飞跃,从这样的统计数据就能够看得明明白白。

大家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数据?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毕竟本人的思路也不是非常的全面。把你对于行业以及社会的数据的需求写出来,说不定哪天这样的呼声就会被看到,然后你就能够看到自己想看的数据了。本人相信舆论是有力量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