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考研文学找工作现实吗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某某80岁博士毕业!”“某500强企业家取得EMBA学位,比你有钱的人都提升学历了,你还在等什么?”

培训机构的这些鸡汤,无论什么时候搬出来都让人很受用,于是人们心甘情愿掏出了大把的学费。

但无论是80岁博士毕业的大爷,还是给自己镀金的企业老总,他们读研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找工作。30+考生应该过了喝鸡汤的年纪,需要更清楚地审视未来——文学考研,它究竟能不能为30+的你找到工作?

1,对口体制的专业,慎报

体制内如国家司法系统、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等,门槛一般是35周岁以下。要知道读研就得三年,很多人还辞职备考一年,哪怕一次上岸,出来也是逼近35岁,考编失利一次,基本就没戏唱了。

值得警惕的是,中文专业主要就是对口体制的,如公务员、教师、编辑、编内行政岗等,体制外竞争力不一定比得过其他专业。体制内不仅年龄卡得很死,第一学历要求也严,教师一般要求本硕专业一致,所以30岁以上还要跨考文学专业,一定要想好是不是要进体制,不进体制又有什么打算。

2,与以往工作不搭边的专业,慎报

30+的人就业如果不靠工作经验、拿不出任何作品,反而和应届生一样只能靠一个新鲜出炉的文凭,年龄就反而是他的劣势。

确实有些鸡汤案例主人公因为怀揣着文学梦,从金融、建筑、医疗等行业跨考到了中文,后来也在中文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往往胜在年轻,或者是他们将以往的职业与中文结合起来,就有了优势(如毕淑敏),而不是把过去所有的经验与读研的专业对立起来。

3. 与以后工作不搭边的专业,慎报

中文因为不考数学,看上去“简单”,成了很多人“曲线救国”的首选,但30+的人应该对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中文虽然号称“万金油”,但世上没有真的万金油,越是“治百病”的药,效果越不理想,必须找到痛点对症下药。

你想从事计算机,就去考计算机,不要考中文,哪怕中文“简单”。你想从事中文信息处理,就去考中文信息处理,不要考古代文学,哪怕古代文学“简单”。你想当中小学老师,就去考学科教育,不要考对外汉语,哪怕对外汉语“简单”。否则难免读了一肚子墨水,花了时间花了钱,也还是个“万金油”。“万金油”并不是个褒义词。

30+文学考研人请自问

是不是打算进体制?如果不进体制又有什么打算?是不是跨专业、跨行业?考研的方向和学校是不是真的有利于今后职业发展?如果这些问题对你都不是问题,相信你的文学研究生之路与今后的职业道路都会更加顺利一些。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