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真的太!费!妈!了!

周末想约当妈的一起吃个饭,太难了,堪比想约程序员理个发。

我有个好朋友,周中基本看不见,孩子作业天天见,周末还是看不见,全天围着兴趣班转。

乐高画画架子鼓,语文数学大英语...

用她的话说“数语外不能落,教育部又说音体美要进中考,当妈的只好掏空钱包努力奔跑。”

看看现在80后父母,不是在书桌前的凳子上窝着,就是在去课外班的路上奔着。

九年义务教育,真的太!费!妈!了!

教育焦虑这4个字,深深印在80后父母脑门上。

以海淀妈妈为中心,以顺义妈妈为峰值,有关教育的话题总能很快拨动妈妈的神经。

有人说我们给了孩子太多压力,有人说我们没收了孩子童年,有人说我们私心过甚,有人说我们制造焦虑...

不否认我们是有点“鸡血”,但“鸡血”是错的么?

未必。

鸡娃,不是快乐的反义词。

跟上一代的父母“学习唯一论”相比,80后父母对孩子音体美等素质教育重视到了一定高度。

音乐启蒙,美术启蒙,思维启蒙...这些都是商家营销的噱头,但更是80后父母成长中的痛点:

只会考试,无所特长。

人到中年,兴趣寥寥。

看到别人能谈会唱能写会画,其实还是很羡慕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让孩子学弹琴学跳舞,表面上看似是在弥补自己的遗憾,实际上是不想让孩子以后像自己一样遗憾。

至于总有一种论调说学这学那太苦了,可对于孩子来说,兴趣只是入门砖,但只要是学习都需要坚持,孩子的快乐不在于放弃,而在于坚持后的成长。

还记得在《向往的生活》中,Angelababy听刘宪华拉小提琴,特别感慨的说,“为什么我小时候,父母没有逼我一把,害我现在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特长。”

坦言现在只能让孩子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刘宪华却回答说,他小时候也是不爱学,一直到十一二岁参加比赛拿了奖,小小的成就感才让他彻底爱上拉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让孩子爱上是开始,结果是父母的坚持。

况且为了让孩子有兴趣的学,我们也做了不要太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还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不等于揠苗助长

从高考走出来的大多数80后父母深知,只要中国的高考制度不变,快乐教育就只能是“锦上添花”。

看一下这张图,《2020年中国高校毕业薪酬指数排名TOP100》。

打工者薪酬前十无一不名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怕有人杠养孩子不是为了打工的,那就再看看这张图,《互联网大佬学历图》。

在座一圈大佬无一不名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话说回来,一定要让孩子考名校么?也不尽然。

借用龙应台的一句话: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没有人能预测这一代孩子的未来会怎样,但所有人都在拼命用钱用时间为孩子垫高脚底。

前一阵,清华副教授刘瑜教授发表了一段42分钟的演讲,名为《不确定的年代,教育的价值》,被妈妈群疯传,痛斥了现在家长“成绩论”的教育焦虑现状。

她说“在不确定年代里,对教育的普遍焦虑,成了这届父母都非常确定的事情,比成绩,比补习班,比证书,比谁学习学的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结果是什么?

孩子被教育成了空心人,上了名校,却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而她主张顺势而为,让家长从唯分数、唯名校、唯成功的焦虑中跳出来。

她甚至自我调侃:“我家孩子以后开个奶茶店就得了,不行开个煎饼店也行,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段演讲在妈妈群迅速发酵,开始批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鸡血派妈妈。

我承认,刘教授的观点是对的,但这鸡汤却不是谁都能喝的动的。

借用一个网友的话说:

刘瑜教授全家清北教授,女儿在清华附小,这叫“普通人”么?

只是人家认为的“普通”,跟我们认为的“普通”,不是同一个“普通”罢了。

一语中的。

应了那句老话:父母的起点决定孩子的起点。

父母起点高,普通教育就是精英教育。

父母起点不够,普通教育就是普通教育。

同样是女校长,大山里的张桂梅说“我的孩子就是死读书拼命刷题,不然她就上不了大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两种完全背道而驰的教育理念,谁对?谁错?

谁都没错,错的是背景和资源的不同。

不同的背景,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

不同的资源,造就不同的价值观念。

所以说,教育孩子,重点还是要因家庭而异。

只要教育制度没改变,学习就是跨越阶层最短的路。

而只要学习是最短的路,那这条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因为资源,越来越有限。

80后父母拼的,不就是那越来越有限的资源么?

就算是主张快乐教育的刘瑜教授,她也是出身小县城,也是通过苦读才走到城市,走进精英圈后,她才敢让孩子去随心选择。

而80后的大多数父母还处在:

因为幼时太过平凡,所以想让孩子拥有更多。

因为平台仍旧不高,所以想让孩子去见更多。

就像开头那个见不到面的朋友,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在北京拼搏的80后妈妈。

她鸡血的初衷就是“我那一代,父母用尽全力让我们从村里走到城市,我也想让我的孩子站在我的肩膀上,走的更高。”

这才不是自私的执念,而是80后父母能为孩子肩负的,最大的责任和最深的爱啊。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