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临沂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我市“十三五”教育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吴广江 临沂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神爱民 临沂市教育局规划财务科科长
周 洵 临沂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十三五”以来,全市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强市”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均衡布局教育资源,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全力构建保障有力、布局合理、学段衔接的教育体系,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立德树人机制不断完善
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构建“抓机关、带县区、促学校”的“1+2”大格局,实施“党建151工程”“一校一品”创建、党员联系学生活动等10项系统工程,打造“红色沂蒙润泽教育”党建品牌,“沂蒙精神百校行”活动获全国“五个一”文明奖,各项红色创建活动填补了我省沂蒙精神教育多项工作空白。
校园足球获总书记点赞。我市坚持市域整体推进校园足球改革,2018年被确定为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称赞临沂足球发展得很快。郯城一中女子足球队受教育部派遣,代表中国赴以色列参加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2020年10月,承办萨马兰奇杯全国高中足球锦标赛,48支省市代表队2000余人参赛。现有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县1个、国家级特色学校(幼儿园)177所,参与足球运动学生50万人。
德育工作扎实有效。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被教育部确定为校本课程推进项目。承办全国校外教育工作暨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会,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成为全国校外教育样板,获教育部重点支持。2020年,以获评全省唯一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市为抓手,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示范实验区”为依托,承办全国现场会,来自全国16个实验区的200余人参会,经验全国推广。
劳动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构建学段学科衔接、家校社融合的课程实施体系,深化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活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学生平均劳动课时达到1.5课时,人均课外劳动时间3.5小时以上。
持续投入、专项推进
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扩增
教育投入逐年增加。2016-2020年,全市教育总投入达964亿元,年均增长近10%,切实做到了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有力保障了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校舍建设工程持续深入。“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216.9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11所,新增学位42万余个;累计投入资金23.7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991所,新增学位14.3万个。
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实现清零。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实行标准班额招生,全市普通中小学起始年级实现大班额零增长。化解56人及以上大班额10155个,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2919个,全面完成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化解任务。
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全面完成。成立由市长挂帅的高规格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教育、住建双线推进,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市共整治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299处。我市在教育部会议上作经验介绍,被《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全面改薄工程圆满完成。从校舍、运动场地新建、改扩建,设施设备购置等方面,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薄工程项目涉及全市1665所学校,规划总投资90.03亿元。目前,所有项目已全部完成。
教育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类中小学投入资金近30亿元,数字校园覆盖率达94.56%,智慧教育云服务平台覆盖率达100%,创建“临沂市智慧校园”100所,获评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33个,承办省级现场会,教育信息化成果全国展示。
夯实基础、谋划长远
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完成第二、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落实普惠园生均经费1.84亿元,家长保教费月均支出减少2000元。获评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园(区),承办省教研员培训和实验区现场会。完成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试点项目,在教育部游戏推广启动会上作经验介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示范实验区,承办全国现场会议。义务教育阶段严格实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建设招生入学服务信息化平台,推行义务教育入学“网上办”。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共建成112个教育集团,覆盖353所学校。小学课后服务全面推行,有需求的学生100%保障。
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一校一规划、一校一特色、一校一评价”,加快推进高中阶段学校特色发展。建设统一招生平台,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鼓励高中学校按照自身办学传统和特色发展需要,招收一定数量的特长生。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临沂市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完成,新建、改扩建中职学校11处,县区公办职业中专全部纳入省规范化建设项目。组建市级职业教育集团9个,建设市级专业指导委员会10个,开发4个专业22门课程立体化教材。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升。
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市民办中小学95处,在校生14.61万人,民办幼儿园2629处,在园人数29万人,民办教育成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承办山东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山东省学习型社会建设及社区教育现场观摩会,展示了临沂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成就。
固本培元、强师惠师
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走向深入
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实施。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扎实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公布举报投诉电话529部、举报邮箱501个,坚决治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
教师队伍配置持续优化。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2016年以来使用周转池编制7000余名,核定幼儿园教师编制2万名。持续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十三五”期间公开招聘教师近2万人,引进北师大等重点师范类大学毕业生140余人。
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依托“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等培训项目,年均培训教师10万人次。实施沂蒙教师领航计划,2016年以来获评省特级教师39人,沂蒙名师100人、名校长50人,齐鲁名师19人、名校长12人。全面落实教师岗位管理和职称评聘工作,全市评审通过1.2万余人。
攻坚克难、敢于担当
教育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疫情防控平稳顺利。疫情期间,抓实抓细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在线教学、校园安全管理等工作。复学复课前,细化工作方案,强化人员摸排,抓牢开学宣教,开展应急演练。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完善校内管控、家校联防、部门联动、常态督导、应急处置、心理辅导六条主线。全市200万师生顺利开学复课,无一人感染。市教育局被表彰为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教育扶贫圆满收官。2016年以来,共发放建档立卡学生资助资金、免学费(保教费)资金约1.07亿元,惠及约10.4万人次。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99.3%、入学率100%,超过省定标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连续两年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作为全省唯一市域经验做法,入选教育部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随迁子女权益得到保障。以流入地县级政府管理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健全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合理确定入学条件,确保应入尽入。
校园整体安全稳定。城市城镇学校专职保安配备、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及视频监控、护学岗达到100%。成立山东省第1个市级学校安全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经验做法全省推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临沂作为全国革命老区,人口基数大,学生数量多,教育发展的征程任重道远。对照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抓短板保供给,抓均衡促公平,抓改革增活力,抓安全守底线,全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用心教好每一个孩子,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临沂“由大到强、由富到美、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答记者问
01
“十三五”期间,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任务艰巨,教育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化解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班级2919个,56人及以上大班额班级10155个,全市中小学大班额全部消除,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市域统筹、一县一策、一校一案”原则,市、县(区)、学校逐级成立工作专班,将消除大班额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点推进。出台《临沂市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扩大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工作实施方案》《“双百工程”文件》《临沂市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编制《临沂市普通中小学“一校一案”化解大班额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级责任,完善措施办法,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实行台账管理,销号推进。
二、多措并举,增加学位。一是建设一批学校“扩学位”。从2016年到2020年,全市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11所,新增学位42万余个。二是盘活闲置场所“补学位”。按照“能用则用、能改则改”的原则,在全省率先部署推进工作,利用城区闲置办公场所增加教育资源,共移交腾退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闲置场所57处,可新增学位5万个,有力破解了热点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增加困难的问题。如原市骨科医院外迁后,在旧址新建1处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规模60个班级,新增学位3300个,并交由城区名校办分校,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小学、初中起始年级招生均达到设计规模,有效缓解了周边学校招生和化解大班额压力,受到群众高度认可。三是集团化办学“均学位”。2018年,印发《关于在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开展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鼓励优质学校组建办学联合体,以名校带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形成管理相对统一的办学集团,实现教育资源统一调配、教育管理统一实施、教学研训统一组织、评价体系统一建构、教育质量统一检测,迅速提升公办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临沂杏园小学托管了河东区汤头小学、高新区龙腾小学,建立了杏园教育集团,探索打造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平邑县通过三种方式组建四大教育集团,实现了城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有效破解了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难题,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该项目入选2019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12个教育集团,覆盖353所学校。
三、强化补充,补齐师资。市编办等部门统筹调剂全市事业单位编制,增加教师周转编制,多措并举解决教师短缺、优质师资不均衡等问题。“十三五”期间,公开招聘教师近2万人。累计组织600余名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2000名师范在校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采取集中轮训、在线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年均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执教水平。
四、规范招生,杜绝新增。自2018年起,临沂市普通中小学招生严格执行班额标准,连续三年起始年级大班额零增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全面推行均衡编班、阳光分班,破解“择校热、择班热”。普通高中招生严格执行计划,规范招生秩序,保障升学公平。建设招生入学服务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填报信息,进行入学升学报名,通过大数据共享手段,比对户籍、居住、就业等信息,方便了家长群众,杜绝弄虚作假和择校择师,营造了良好招生秩序,维护了教育公平。
五、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建立月通报、季观摩、半年考评、年底总评制度,把大班额化解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县区和部门“双线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对履行教育职责不到位、建设进展严重滞后或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
“十三五”期间,临沂教育在规划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十四五”期间有什么工作计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都知道,临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市,现有普通中小学在校生173.53万人,接近全省的七分之一,由于历史欠账多,“大班额”化解任务异常繁重,学位资源非常紧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我市全面完成了“十三五”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任务,建设项目数量、完成投资额均位于全省前列,特别是自2018年起,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双百工程”,到2020年,每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各100所以上,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五年来累计投资240.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11所,新增学位42万余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91所,新增学位14.3万个,有效破解了中小学“大班额”、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大幅提升了办学办园条件。为确保“十三五”规划落到实处,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密切协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仅2018年至今,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就专题研究9次;市委书记、市长专题调度17次、批示26次,将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列入“全市教育十大行动计划”,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持续压紧压实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推进教育重点项目的主体责任,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二、密切部门协作,形成推进合力。市教育局建立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作台账,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细化项目规划设计、手续办理、招投标、开工、完工等关键时间节点,进行销号管理。会同市财政、发改等部门,持续加大对上汇报对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资金和政策支持。市编制、人社、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健全完善“绿色通道”,加快手续办理,在“人、钱、地”等方面,积极支持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持续实行部门帮包县区制度,督促各县区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三、科学规划布局,健全长效机制。在大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加快补齐“旧账”的基础上,我市注重在制度、规划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不欠“新账”。一是强化制度约束。2019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临政办发〔2019〕3号)、《临沂市城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细则》(临教办字〔2019〕30号)两个含金量较高的文件,对居住区配套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在土地出让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要优先布局学校、配齐幼儿园方可出让土地,并实行“交钥匙”工程。二是实施规划引领。2019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2019-2030年)编制工作,要求各县区、开发区统筹考虑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城镇化进程、生育政策调整、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等因素,科学编制未来十年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规划,为教育发展留足空间。
四、强化督导考核,狠抓工作落实。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定期督导”机制,每月印发通报呈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寄送至县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督促各县区找准位置、明确差距、自我加压;成立督导组,赴各县区现场督导检查化解大班额、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等教育重点工作;将各县区工作推进情况纳入重点工作考核,督促各县区不断加快工作推进,保障教育重点项目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今年以来,分管副市长张玉兰同志先后9次对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调度部署,先后4次带队到县区进行调研督导,有力推动了建设项目落地落实。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我们将认真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城镇化进程等因素,充分利用政策、资金,科学制定建设计划,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同时,不断加强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督促指导各县区、开发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相关文件和具体措施,进一步健全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的长效机制,稳步增加学位供给,不断提升办学办园条件。
来源|临报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