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坑专业是指:生物、化学、材料、环境四大专业。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从众多的意见中可以提取到,是否是天坑,主要在于毕业之后的工作情况,以及是否学有所用。在国内的产业链环境下,生化环材四大天坑都满足这两点。最直接的,四大天坑毕业难找工作,即便找到工作也是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付出与回报严重不对等。根据网络上该专业的同学表述:在学校里,学校老师为了自身利益,尽可能压榨学生生产出更多的论文,这样学校老师功成名就。至于毕业生能不能找到工作,学校不需要关心。基于上述同样原因,因为天坑专业比较容易发论文,学校就尽可能扩大招生规模,更造成了市场上供需不平衡。 因为在学校里学的只是制造论文的能力,几乎对毕业生以后的工作没有任何用处。
这有一定的中国特色,比如化学工程在欧美国家就不是天坑,因为在工业界有很多职位,化学工程的毕业生很抢手。但在国内由于产业链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只占据低端位置,所以毕业生没有什么选择,只能继续“深造”或者去竞争工业界那些不需要什么技术、待遇等的岗位。同时由于工业界高收入岗位的稀少,造成大量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化学研究越来越内卷,研究内容往“短平快”发展,而不立足实际解决工程问题。选择 短平快 方向的研究者成为学术新星,选择解决实际工业问题的研究者被逆向淘汰,进一步导致产业发展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以生物为例。
1.产学研脱节严重,超量招生,过度扩招:本科学习的内容和研究生博士生研究的内容与就业生产需求脱节严重。中国除了财经政法大学,似乎是个高校就有生物专业。生物专业的泛滥程度,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理工类大学:生物是理科,我需要开生物专业;农业类大学:农业与生物息息相关,我需要开生物专业;文科类大学:有科研类生物专业的支撑,教学类生物专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地方院校:贯彻落实转变为综合性大学,我们也要开设生物专业。
2.就业困难:当学生本科毕业,美滋滋的去就业市场一圈,发现生物专业只能找到月薪4000工资,于是乎开始怀疑人生。就算继续攻读深造,你博士毕业了,你发现就业真相是这样的:1.去高校:现在连双非学校都要海归博士,甚至可能只能当临时工;2.公务员:生物专业基本只能报三不限的公务员,竞争比300:1起跳,1000:1都是正常;3.中小学老师:面向硕士的教师招聘要求本科是师范专业,去参加普通的公职教师招聘,发现自己一点优势都没有,既不会教育心理学,也不会备课讲课,而且竞争也无比激烈。
所以网上铺天盖地的出现了劝退四大天坑专业的言论。除了理工科的四大天坑外,有网友还评选出了文科的四大天坑专业: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国际贸易/商务、各类小语种。
以英语为例。学校里的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主要为文学英语、语言学理论、文学史。社会需要的英语人才: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超量招生,过度扩招比生化材环还严重,由于英语专业开设成本极低,导致阿猫阿狗学校都有英语专业,上至C9下至专科,几乎都有英语专业,还包括各类财经,药科,工业,石油、医科大学,而且这些大学几乎都有外语学院,以英语专业为首的班级数量平均为4-6个,因为有外国语学院,一些资质一般的高校还会附带一些办学成本同样低的日语、韩语等专业,作为“特色教学”专业。
学习时你以为好好学就能去同声翻译了,一年好几百万呢。殊不知,优秀的,市场上需要的同声翻译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 又有人说:“英语专业再不济也可以当公务员、老师”。事实是,英语专业公务员除了对外办事处类,还是只能挤三不限;由于英语太不好就业了,大部分学生都去竞争当英语老师,而且不少大城市的英语教招比例已经飞速的奔向1:20到1:30+迈进,堪比生化材环。
最主要的是,.高中老师、家长、学生基于错误的认识填报志愿——这是英语专业最坑的一点。常见错误认识:高中老师认为英语就业不错,让学生报考。事实上,英语专业在20年前是很好的专业。然而在智能翻译和英语教育普及化的冲击下,加之自身产学研脱节严重,导致英语专业就业每况愈下。学生认为我高考英语很好,我在英语中有天赋。然而,高考太简单了,没法作为检测天赋的手段。
最后作个总结,因为以上八个专业就业特别困难,已经导致了这8个专业的分数线逐年降低,开始逐渐沦为了调剂专业,因为分数线较低,不少学生秉着“冲名校”“上重本”等理念误打误撞,报了这些专业,导致了这些专业的超量招生,并没有多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