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为什么父母一走兄弟姐妹就疏远了呢

文/芨芨草

有这么一句话,说得人好伤感:父母在时,人生尚有出处;父母故去,人生只剩归途。

确实,父母在时,自己无论年龄多大,在父母跟前,仍然是小孩子一个。这样的感叹,听了很多很多。

一起爬山的阿姨今年68岁,她的母亲刚刚去世。她告诉我,这一段时间,她感觉好无助,没有了归宿感一样。以前,她母亲活着的时候,她没事就往那跑,跟母亲说几句话,吃一点母亲做的东西,然后再回家。哪怕她自己也已经是60多的老人,可是她说,在快90的母亲面前,自己仍然是小女孩子,因为一看见自己。母亲就会说:妞妞,来吃这个;妞妞,来,吃那个。

可是现在,她说,母亲没有了,和兄弟姐妹之间好像一下子也散了。你看,以前经常几个人会在母亲处碰到,聚一下,现在一二个月过去了,谁也没有见过面。

阿姨的话,让我也有同感。为什么会这样呢?想一想,无外乎有下面几个原因。

父母是子女间的纽带

父母毕竟是生身之本,虽然兄弟姐妹之间各自成家,但是血脉的连接还在。加上中国历来有“孝道”的传承传统,只要不是做人太过分的,都会念着父母的生养之恩,对于年迈的父母,也多少会有照顾的心理。

特别孝顺的孩子,会把父母接到身边奉送。子女多的,则是父母独住,子女轮番照顾。排到自己照顾的那天,就会到父母的跟前,照顾一整天。那些没有排到的兄弟姐妹,也会偶尔过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样一来,兄弟姐妹见面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

因为父母是共同的,你有份,我也有份,你有责任,我同样也有责任。有了这样的认知,到父母跟前的几率也就会比较多。这样一来,父母就无形中成了兄弟姐妹联系的纽带。即使平时没有见面,也能通过父母的口知道彼此的一些事。

比方说,哥哥去看父母,就会跟父母说一些事;等到弟弟去看父母,父母则会把哥哥的事告诉弟弟。类似这样的,兄弟之间的情况也就彼此知道了。所以说,父母在时,就是儿女们的中心点,是把他们拧结在一起的那个“结”。

父母一走,纽带就断了

当父母一走,就像一个结拆开一样。那些线带就会各自分开,成为一条条独立体。没有了那个结,这些线想再拧结在一起就很难了。

父母在时,子女会定时去照顾,可是父母走了,这份责任也就不存在了。兄弟姐妹之间,又各自有家庭,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才会去联系。

所以,没有父母存在的这个结扣,兄弟姐妹想要经常聚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现在网络发达,各种亲友群纷纷出现,聊天倒是经常能聊,但见面就不是常有的事。不如父母在的时候,再忙也要去看一眼。因为,那是责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利益的关系

有一些子女,父母在的时候还能够平安无事地相处。但父母一走,几乎就没有来往,有的甚至成为“仇人”。这是为什么?主要还是因为利益的关系。

父母走了,多少都会留下一些财产。如果是独生子还好说,财产都是归他的,没有别人来争。但若是子女多个,可能矛盾就来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是有这个劣根性的。都认为,父母的财产自己是有权继承的,所以不管多少,都要争一争。

这一争,就争出“仇恨”来。有的甚至对薄公堂,或者鱼死网破。如果有这样的事发生,兄弟手足之间,又怎么有亲情可言呢?他们都被利益熏迷了心智,眼中只有利,而没有手足情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人心不善、手足无爱

父母一走,导致兄弟姐妹之间疏远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心的自私。人,只要有私心,就无法顾及其他人的感受。

人心有私,就无善。人无善念,必无善报。没有善良的心,就无法对父母的财产做到放手,就无法对手足之情充满爱。

欲,始于念;念,生于心。没有善心,没有手足之爱,眼中只有利益的人,兄弟姐妹于他,也和陌生人一样。

如果人心能够顾念亲情血脉,能够想着这世间,除了父母,只有兄弟姐妹是自己的亲人,那么他才能时时想着自己的手足,从而发自内心去惦念与牵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说到底,为什么父母一走,兄弟姐妹之间就疏远,根源还是在人心。如果人心都能有善,有爱,有情,哪怕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依然能够拧成一股绳的。这样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