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今年,也不知道是哪位有文化的,突然就翻出来了个新词,叫“内卷”。
啥意思呢。
一个相对普遍,也比较形象的解释,是“影院效应”。
就是说,大伙本来都在影院里坐着看电影,但非有人就想站起来看。
而他身后的人为了看到屏幕,也不得不跟着站起来看。
最终,大伙不仅都没能得到更好的观影效果,反而是把“坐票”给整成了“站票”。
这种额外付出,却得不到相应回报的状态,就是“内卷”。
内卷这个词,其实早就存在了。
只是因为过于生僻,而且可替代的解释比较多,所以一直不常用。
但是自从清华大学的一张“偷拍照”流出后,就瞬间火了起来。
也让人突然意识到了,“万物皆在卷”。
清华大学的“偷拍照”
每个人都有过考清华北大的梦想。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梦想一般只存在于小学阶段而已。
因为年龄越大,越能认清现实。
到了初中以后,梦想也就基本变成了幻想。
但清华北大的“魔力”,是恒久不变的。
当幻想破灭后,它又会变成新一轮的期望。
只不过这份期望,是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
说实话,清华北大对于我这种普通人来说,与其说是最高学府,倒不如说是“旅游景点”。
因为从遥不可及的分数线,到清华学子的真实生活状态,在我的理解里都属于“超纲”一般的存在。
比如说,在学堂路上,你就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倒腾着电脑。
我是看不懂这电脑屏幕上,在运行着的到底是什么软件。
但毫无疑问,这肯定不是在打游戏。
这张照片被传开了之后,照片上的主人公也得到了一系列的头衔。
比如说,清华卷王、学堂路车神…
而“车神”本人在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火”了之后,也出来回应到:
电脑上的程序还在运行,但自己着急去上课,因为怕合上电脑会让程序运行出问题,就只能一手扶车把,一手端电脑。
看到这,我都懵了。
虽然自己也上过大学,家里也给买了电脑,但我和同学的电脑上,除了电影就是游戏。
反而唯一需要用的CAD,却经常找不到存在了哪个盘上。
对比之下,我不禁感慨这差距之大,似乎该用恍如隔世来形容。
清华“四大卷王”
“学堂路车神”,只是清华学子的一个缩影。
其实在他之前,也有类似的照片在网上疯传过。
有边骑车边吃饭的。
有边睡觉边看书的。
有边吃饭边睡觉的。
这不是绕口令,更不是作秀。
而是“清华四大卷王”所代表的清华学子们,每天所处的学习状态。
说到这,我是挺惭愧的。
记得高三的时候,曾跟父母说:等我上了大学,就光玩不学习了。
虽然我心里知道这只是句气话,大学的时候也没这么放纵。
但坦白地说,要是跟“学堂路车神”比起来的话,我的大学基本也是混过去的。
拿自己跟清华学霸做对比,这看起来可能显得我有点“飘”。
但咱考不了那个分数,还不能去学学人家学习的劲头吗。
要是因为努力的人还在努力,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更没有意义的话,那这种“反向内卷”,也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让自己连努力的勇气都消失。
当然了,这事也有“心态好”的人会想,等到工作后再努力也不迟。
毕竟书本上的知识,大多数在工作中未必能用得上。
但事实上,等你走到了工作岗位上后,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这时再去努力,可能才是正儿八经的“越努力越心酸”。
出路
从学生时代,到步入社会。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无奈,每个阶段,也都有每个阶段的“破局”困境。
过来人可能都知道,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事情,其实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校园内。
基础教育阶段,寒窗苦读可以让你考上大学。
高等教育阶段,刻苦钻研可以让你摆脱“双非”,步入“双一流”。
虽说学历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却能给你的人生,带来更多的确定性,和更高的成功概率。
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个决定,本质上,不都是在为了寻求一个“大概率”吗。
当然了,低学历也不至于可怕到什么程度。
毕竟现在全国的本科生人数,在总人口中还占不到5%。
但我们依然可以在什么平台上,就做好什么平台上的事。
保持比身边的人更强一点,同样可以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好的未来。
至于如何比同一起跑线的人更强,我想答案依然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话:
学习,终身学习。
写在最后
经常听人说,像“清华卷王”们这样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机器”。
从行为上看,好像确实还真有那么点像。
但我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
为自己的目标拼尽全力,本就是任何身份、任何行业中的人,最优秀的品质。
自律,永远是让你人生翻盘的希望;而知识,也始终是让你安身立命的资本。
人生会有起伏,学业也难免有低谷。
但无论何时,也别忘掉学生时代,那个曾经为前途拼过命的自己。
懒散成瘾的年轻人,该醒醒了。
趣谈教育新鲜事,大型表情包工厂。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欢迎关注,公号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