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现如今,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在逐渐改变,最为明显的就是提倡与孩子做朋友,这样大家才能够相互敞开心扉。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大多时候都是父母在命令式地教育孩子,这样也使得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的隔阂越来越大。
其实,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是在成长的。在这个过程中聆听他们的心声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只是一味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我国知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与林徽因也曾有犯过类似的错误,没有在意自己孩子的兴趣,只想着令其继承自己的衣钵,好在他们还是及时发现并改正了。
说起梁思成与林徽因这对神仙眷侣,大家应该都有耳闻的吧。他们二人都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那段时期的相处也让他们相互之间有了充分的了解。并且二人的父亲原本为旧相识,他们也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梁思成与林徽因有着相同兴趣,便是建筑学,他们也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为我国近代建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两人共有一儿一女,今天我们要讲到的便是他们的儿子梁从诫。
因为受战争的影响,在幼年时期,梁从诫是跟随父母在西南“大后方”度过的。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正好是梁从诫高考之际。1950年,他在父母的指导下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因为受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影响,梁从诫从小便掌握很多关于建筑方面的知识,并且也没有排斥这个学科。
梁思成与林徽因自然也希望儿子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便决定也让梁从诫从事这一行业。可是天不如人愿,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后才发现仅仅差了两分。经历过高考的大家都知道,在高考场上一分都弥足珍贵。林徽因决定前往复查一遍试卷,想着看看是否哪里出现了纰漏,多扣了几分。其实,这也属正常现象,每年在高考过后也有很多同学会选择复查考卷。更何况报考的学校是清华啊,谨慎一点自然没什么问题。
可是在林徽因的一番复查之下,发现试卷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句话,梁从诫在试卷的最后写了11个原本不应该出现的字,“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看到这句话后,林徽因陷入了沉思。自己与丈夫一心想着令儿子继承衣钵,误以为他也喜欢建筑,但好像从来没有正式问过他到底喜欢什么?
于是,他们二人在商量过后,与儿子进行了促膝长谈,将决定权交给了梁从诫。虽然梁从诫的成绩不够清华大学的建筑系,但刚好还是超过北京大学的历史系,他也心满意足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学科。
在本科毕业之后,梁从诫又攻读了世界史研究生,随后选择前往云南大学担任历史系教师一职。也正是因为这段在云南大学任职的经历,使得他之后与云南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初原本在任教了4年之后,梁从诫又返回到北京继续从事世界史的研究。但是好景并不长,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加上自己父亲梁思成、爷爷梁启超的特殊关系,他被下放到江西地区参加劳动。等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才重新回到了北京。在此之后,梁从诫又从事过很多工作,其中还包括为邓主席担任翻译一职。不过,这些工作都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直到1993年,他作为主要发起人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叫做“自然之友”。这也是梁从诫第三次与我国西南地区产生了联系,最初是在他幼年时随父母在此生活,然后便是在云南大学的四年任教时光。在成立“自然之友”后,对滇西北原始森林中的金丝猴以及川西地区的天然林等展开了重大保护行动。
梁从诫一方面通过自己的身份与职位,对“自然之友”的保护行动进行宣传与传播;另一方面又在积极地进行筹款活动。当时为了表彰他对自然环境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所付出的贡献,还特地为其颁发了“地球奖”与“大熊猫奖”。虽然梁从诫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关系中断了自己喜爱的世界史研究工作,但也成就了后来投身于环保事业中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