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养育分歧重重,如何让老辈帮你还听你的?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越迅速,隔代养育的家庭就会越来越多。太多的父母选择在城市打拼,孩子只能由老人来看管。但隔代养育的痛,体验过的人才会懂。

孩子犯错误时,妈妈管教孩子,奶奶护着孩子,气的妈妈只想揍孩子,妈妈真的是因为孩子犯错而暴怒么?孩子的行为真的有那么恶劣值得揍一顿么?还是大人们把别的情绪移驾到孩子身上了?

一位宝妈和我诉苦,她的女儿四岁半了,十分任性,在学校和课外班表现都还不错,就是在家里就蛮横不讲理。每次她想教育女儿,奶奶都护着孙女,和妈妈作对。

比如孩子喝了三盒酸奶还想喝,妈妈说不能再喝了,孩子就开始哭闹。孩子一哭,奶奶赶紧说:“喝吧,喝一个,没事。”整得妈妈的话一点作用都没有。

妈妈就开始特别烦躁,把酸奶夺过来扔掉。结果奶奶又得气疯了,指责妈妈做的不对,和妈妈吵起来了,最终孩子还是喝上酸奶了。

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妈妈也想自己带孩子,可是现实不允许,难道就这么熬下去么?

1.我们先看看妈妈爆发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只不过想再喝一个酸奶而已,怎么会让妈妈扔掉酸奶,揍孩子呢?

咱们复盘一下整个过程,孩子想再喝一个酸奶,妈妈不让,有点小生气。

当孩子哭闹时,妈妈会觉得这是一种任性,是一种不好的品质,生气增加了一点,当奶奶护着孩子时,妈妈觉得奶奶这是溺爱,溺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任性,生气又增多了一成,

当奶奶拿着酸奶给孩子喝时,妈妈觉得奶奶这是存心跟自己作对,生气已经上升到愤怒。

继而想到以前奶奶跟自己作对的种种事迹,积累的愤怒变成了暴躁,扔酸奶揍孩子的事情就发生了。

可是这时候暴躁点已经不是孩子给妈妈的了,其实妈妈想揍的应该是奶奶,但是想着这是老公的娘亲,不能对她发火,不能对她动手,于是面前这个任性的孩子自然而然的成了出气筒。

2.为什么老人会把孩子溺爱成任性

隔代养育的最大问题,可能是老人对孩子的溺爱。

家庭教育讲究的是要温和而坚定,一旦出现毫无原则的宠爱,所有的坚定都没有意义了。

老人溺爱孩子一般有三个心理状态:

第一是补偿心理。当年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好好待自己的孩子,这下有了孙子一定要好好补偿,哪怕知道有些东西对孩子不好,但只要孩子乐意,老人是无所不能。

第二是无知心理。这种老人可以用很傻很单纯来形容,只觉得自己是对孙子好,完全意识不到这是溺爱,更不能理解会带来什么不好后果。

第三是被认可的心理。老人在这个大家庭里需要一定的地位,希望得到一种认可,孙子自然是他拉拢的对象,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与媳妇站到对立面,也要用这种无底线的方式来获得孩子的喜欢和认可。

3.如何化解养育观念不一致的矛盾

家庭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奶奶希望孩子健康开心,妈妈希望孩子独立坚强,本就没有矛盾的事情,却闹得鸡飞狗跳,主要的原因就是方法不得当。

首先妈妈要搞明白,孩子的教育是整个家庭的事情。很多妈妈肩负教育宝宝的重任,时间久了就很容易把这件事情大包大揽到自己身上,所以现实中很常见焦虑的妈妈和甩手掌柜的爸爸,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妈妈应该学会放权,让其他家庭成员各负其责。

比如老人负责孩子的衣食起居,爸爸负责运动与游戏,妈妈负责文化与旅行,对于孩子来说每个人都很重要,对于大人来说都能找到自己位置,老人自然也不需要用溺爱来拉拢孩子找认可,矛盾自然减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其次面对现存的矛盾,妈妈要学会借助外力,不要负隅顽抗。

1、借宝爸的力

在正常的家庭排序中,爸爸的位置是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就拿孩子要多喝酸奶为例,

如果奶奶非要给孩子喝,妈妈先冷静下来不要再阻止了,然后等宝爸回来,告诉他你为什么不允许再给孩子喝酸奶了,然后宝爸去和老人协商吧。

2、借家庭整体的力量

当遇到孩子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召集所有家庭成员开一个家庭会议,一起讨论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以喝酸奶为例,晚上孩子睡觉以后,宝爸张罗大人们一起坐下来讨论,就事论事,讨论孩子一天喝几个酸奶比较合适,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妈妈这时候可以大胆的说出多喝酸奶对宝宝的坏处,或者对孩子任性的要求应该怎么做,最终制定一个解决方案,如果确定一天喝两个,早一个晚一个,大家一起监督执行。

3、借助网络的力量

有的老人执念会很深,宝爸的话也不起作用,家庭会议不乐意开,那就让老人听听权威人士的说法。妈妈把平时看到的家庭教育文章和视频发给老人,老人自己就会分析问题的利害,填补一下他们对教育孩子的无知心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做到这些就能完全化解隔代养育的问题了么?

想什么呢?不可能!

即使在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也还会有别的家庭矛盾呢!

但如果我们总是期待老人变得越来越好,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一位开明的老人,那这样的话,前面说的矛盾都不存在了。

所以,需要成长的是我们,既然需要老人的帮助,那我们就要成为一个可以接纳优点也可以接纳缺点的人,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学习更多的情绪管理方法,学习沟通的技巧,这样成功的概率才会更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