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教育歧视

这不是因材施教,是教育歧视

这不是因材施教,而是教育歧视

王营

据报道:近日,广西的一位家长向媒体反映:秋季学期,一所中心小学将该校下属的两所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按成绩划分,成绩最差的学生组成了一个班级。其中,最刺痛家长们神经的是:“学校把这个班分在最差的教室,配备代课老师,像是抛弃。”不过,校长却说,“学校把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分到一个班,并不是抛弃,而是为了因材施教。”

显然,这所学校是打着“因材施教”的旗号,实施不公平的“歧视教育”。且不说他们违反了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严禁划分重点班、普通班的规定,单就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和出发点,就是对“教育公平”的公然挑战。

“学校把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分到一个班,并不是抛弃,而是为了因材施教”,这样的理由听上去冠冕堂皇,好像很有道理,是为学生好,也让人误以为学校是在实行因材施教。但仔细一推敲,这样的说辞根本站不住脚。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目的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而这所学校却把成绩最差的学生分在一个班,并且配备代课教师,这样做岂不是让优秀的更加优秀,落后的更加落后?怎么能谈得上因材施教?

这不是因材施教,是教育歧视

这种“奇葩”的分班方式之所以屡屡引起社会的关注,原因就在于这种不公平的教育对我们思想的冲击。其实,教育歧视不仅仅这所学校存在,一般学校虽然没有像他们那样明目张胆地分出“学渣班”,但这种现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班主任、任课老师乃至学校领导,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课堂上老师愿意提问他们,课下愿意辅导他们,学校甚至要求老师给他们开小灶。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尖子生,让他们考取名牌大学,学校能出名,教师脸上有光。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几名尖子生的成功,换来却是大多数学生的失败,这难道不是整个教育的失败?

更为重要的是,对差生的歧视也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健全发育,甚至会埋没一批有才能的学生。一些性格脆弱者可能因此遭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况且谁能准确预测学生的未来?有些学生可能文化课成绩不好,其它方面却不一定差,现在被分进“学渣班”的学生,说不定将来能成为商界的领袖、奥运会上的冠军,当他们取得成功时,对学校的这一做法是感激,还是怨恨?

教育是公平的事业,因材施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之一。我们并不反对学校对优秀学生进行特别培养,但是中等学生也需要进步,差生更需要补差,学校只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促进他们人人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水涨船高,有时候抓好后进学生的培养,可能会使好学生更加优秀。江苏洋思中学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坚持从后进生抓起,要求教师用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关爱去帮助和辅导后进生。在其它学校成绩倒数的学生,来到洋思中学后,不到一学期成绩就会大幅度提升。这样做优秀生成绩非但没有下滑,反而促使他们自我加压,更加勤奋刻苦,从而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