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新一年的开端,想着“洗心革面”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是在这种心境下,想起以前印象很深的文章:《国际学校家长如何给老师送礼》。不由又是惊呼起文中,国内外家长给老师送礼态度的不同,文章写到:国外家长给老师送礼的方式,采用公开的“集 资”,家长不需要与教师私人接触,相对透明,有质疑的家长必对疑虑会一一问个明白,校方也是有疑必解的对待,双方对话多是轻松甚至幽默的。这就所谓的“言论自由”吧!紧接着作者这样的感叹:“大陆的家长,惯于给老师送礼,见怪不怪;对学校决定,视为最高指示,大多没什么异议,即使有小嘀咕,也老老实实交了。”看到这些我就更是只有“咋舌”的份了。
由于我甚是疑惑文中提到的“缺乏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朴素教育理想。”于是乎,各种查文献,梳理如下,借此自我也提升一翻。文献中多以此句出现: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篇第七】。而历来研学《论语》者,对此句争议不休,多有疑惑多解。我引用这些所查资料,以备自悟自顿而已。
【注释】(1)束修:修,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修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修”。【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有学者用此句反驳说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是不纯的;也有学者把“束修”解释为“年龄十五岁”……有趣的文学就是这样,争议不断,百花齐放,就如红学,金庸著作,张爱玲文集……
在古代,老师的薪水称为“束脩”,意思是约束学生上进的费用。“自行”者,是自己行动,不是父母求着、逼着,不是老师催着、训着,是自发自动的一种行为。“束”者,约束,不放任自流。“修”者,修正错误,闻过则喜,立即改正。“以上”者,指“自行束修”是最起码的条件。连贯起来就是:“只要能够自己约束自己,不放任自流,听从老师教导、规劝,修正错误,好好学习的人,我从来没有拒之门外不教诲”。
试问,现代教育的最根本、最大问题是不是在于学生丧失了“自行束修”的能力?或者说没了自我学习的环境,机会了。现代孩子的学习有了太多被动接受的因素。而真正懂教育的人,总是把重点放在如何调动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上,绝不越俎代庖。因此,孟子才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孩子只有不依赖父母,自立自强,才会为自己而学,才能自动自发,求知似渴,见贤思齐,知错必改,才有可能火尽薪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现实情况是太多的家长溺爱孩子,消灭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剥夺了他们自我成长的机会。又有多少孩子不知自己的喜好为啥;不知自食其力的重要,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没有学习兴趣,任由家长老师的“摆布”……就是对一个成人来说,这样的状态孔子也是教不好的,所以才有“自行束修”的前提条件。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陀慈悲,只度有缘之人”“自行束修”,其意义深远得很,这才是真正教育家的至理名言,家长言传身教的金录典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