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本学生》,这是黄灯老师写的一本新书。刚开始吸引我的是书名中的“二本学生”,因为我就是一个二本学生,我想知道更多的二本学生的命运,从而看看自己的命运,还有没有什么更多的可能性。
看了两遍,第一遍,知道是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描述自己的学生的大学生活、家庭状况、毕业后的状况,第二遍,我更有针对性地去读,把每个学生的名字圈起来出来,把他们的梦想划下划线。除此之外,还有黄灯老师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反观,在书的最后,黄灯老师写道:我对南方精神念兹在兹的隐秘直觉,在这种独立而坚定的精神表达中,获得了梳理和廓清,这是我内心的妥帖之处。
我看完之后,总结出三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是:原生家庭几乎决定了二本学生毕业时的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可以无后顾之忧,专心考研,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甚至是去做义工,或是继承家庭事业。有的家里已经在一线城市买房了,有的付了首付,孩子不用离开。家庭经济不好的学生,要么边工作边考研,要么考银行,考公务员,或者考教师,或是进入教育培训机构。也有自己创业的,开食品店等。也有学生做微商、销售、买保险,一直在换工作,一直在漂泊。
第二个结论是:我很幸福。四年前,我考了公办学校的教师编制,我的这个安稳的工作,我知道很多人不想回家乡考教师和公务员,认为这是一眼望到头儿的生活,认为这样的选择是对生活的妥协,是对大城市的逃避。是让人生往最低处走。我也曾问过一个和我一起考教师编制的宝妈:“我们一毕业就考编制,是不是没出息了?”她回答:“不是也没其他办法了吗。”也是,自己的选择并不多。是逃避就是逃避吧,正如一个电视剧名字说的那样,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我的工作虽然没有几乎没有假期,虽然起早贪黑,虽然教学压力大,还好,有固定的工资,有学生的埋头苦读和灿烂的笑脸,有对未来的期待,就很幸福。
第三个结论是:勇气不一定都是披荆斩浪,认清自己,顺从生活,也需要勇气。
学历代表的只是我们过去的一个经历,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只能自己给出答案,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只能靠努力去获得些许的运气,用确定的努力,抵抗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