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郭闻
印象中,鸡飞狗跳的陪读故事,孩子是永远的C位,爸妈轮流当配角。但钱报小时记者今天分享的故事,主角却是一道小学四年级数学题,有爸妈甚至因为这道题吵起来了。导火线是一款中小学作业搜题答疑APP。
以下内容来自这位杭州妈妈的自述:
真是太坑了!正确答案明明是160千米,非要说190千米,相信APP都不相信我!
昨天,儿子数学回家作业做了很久,说是有道题做不出。我当时刚好手边有事,就拜托他爸爸去辅导一下。20来分钟后,我都忙完了,发现爸爸还在灯下奋笔疾书,感叹题目有点难,列方程也解不出。
儿子这学期上小学四年级,还没学过方程式,回家作业肯定不用解方程。“有这么难么?是你的解法不对吧。”我有点恨铁不成钢,决定自己来辅导,然后就在儿子作业本上看到这样一道题: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站9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站110千米处,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
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这不是二十多年前,我参加小升初考试时的压轴数学题么?现在居然四年级就要做了,难度确实有点。
在草稿纸上画了10分钟线段图,我算出答案是160千米
因为两辆车第一次相遇时,刚好开完1次全程,其中甲车开了90千米;第二次相遇时,两辆车总共开了3次全程,那么甲车就是开了90*3=270千米。而甲车开的这270千米,是开完1次全程(即到了B地后)又往回开了110千米,才与乙车相遇。所以,全程应该是270-110=160千米。
我把儿子喊过来,正预备给他讲解题思路。爸爸却在旁边大呼小叫:“你做错了,标准答案是190千米。”
他所说的标准答案,在一款中小学作业搜题答疑APP上:
答案解析:第一次相遇时,两车共行了一个全程,此处离A站90千米,说明此时甲车行了90千米;第二次相遇时,两车共行了3个全程,此时甲车应该行了90x3=270 (千米);此处离B站110千米处,说明甲车再行110千米,就行了两个全程;
AB两站之间的路程
= (270+110)÷2
= 380÷2
=190(千米)
这款APP,爸爸用的很熟练了,是他辅导儿子功课的“利器”,对着作业本拍张照片,手机上立刻能显示答案。
我又按自己算出来的160千米这个答案,再三验算,确定无误。还去我的中学同学群里,喊老同学(当年的理科小能手,现在的六年级小学生妈妈)帮忙一起算,仍旧是160千米。
爸爸却仍然捧着手机将信将疑:“可是APP上的答案怎么会错呢?之前用过很多次,都对的呀。”
我更来气了:“搞错的是你!居然相信APP也不相信我。”
和儿子讲完解题思路后,我又对着APP的答案解析看了半天,发现关键在于APP认为“甲车再行110千米,就行了两个全程”,而按照这个解题思路来反推,题目里“第二次相遇在离B站110千米处”这句话,应该改成“第二次相遇在离A站110千米处”。
很可能是题库录入时,A和B没分清楚,系统也没有进行审核。结果闹出这么个乌龙。本来10分钟能解决,结果折腾了大半个钟头,还间接引发家庭矛盾,实在太坑了!爸爸到现在还不相信我,说要去找数学老师评理。
▽▽▽
那么到底谁对谁错?为公平起见,钱报小时记者拿这道题请教了多位资深小学数学老师,老师们的答案很一致:160千米,妈妈做的对,这个APP弄错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位老师看到记者给的APP解析截图时,第一反应也是190千米,后来再算了两遍,才确定是160千米。“晕,刚先看一遍解析,我也被带沟里了。除非改题目,改成‘第二次相遇在离A站110千米处’,答案才是190千米。”他分析。
另一位数学老师自己做完后,又去某度搜了下这道题,竟然同时有160千米和190千米两个版本的解析: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在另一款热门搜题软件上,竟然也查到了190千米的错误答案——
“搜题工具是方便,但真不能盲目相信。”这位老师跟钱报小时记者感叹。
记者同事多妈,一位学习APP使用达人,也有类似感受,并自己研发出了APP新式使用方法:互相求证。她告诉鹿姐姐:
市面上有点名气、占有率高的学习APP我都用过,什么作业帮、爱作业、学而思、猿辅导、纳米盒、跟谁学、画啦啦……其中至少有5个是我常用的。
你一定会问,这些差不多同质的APP,抱着一个用不就行了,干嘛非要同时用这么多?手机内存够吗?忙得过来吗?不会搞混吗?
会问这些问题的,一定不是资深家长,也一定没有深入地研究过这些APP。既然有竞争,它们互相间一定有区别,也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以及优势,这是肯定的,所以取其长舍其短。而更重要的是,我是用它们来互相求证的!很奇怪吧?
很多人无论生活学习,碰到点事都会去问“度娘”,就这么个大牌货,你搜出来的很多答案,都是似是而非,甚至是错误的。可是我现在搜的是辅导娃学习的题目哎,这不是应该需要百分百准确率的事吗。不然教错了咋办。
有一回,娃要做张数学思维导图,我就在“度娘”上一搜“三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想给他做个参考。好,跳出来一堆“乘法结合律”。
我顺手打开一条看了看,什么鬼?上面说:ab+ac=a(b+c)。这不是分配律吗,怎么安到结合律下面去了?
还好这种是简单的基础知识,家长一般不会搞错,但如果是初中以后的数理化知识呢?有多少家长还记得那些一串串的公式?让学生自己看?那不是误人子弟嘛。
其他搜题类APP上的错误也只多不少。因为目前这些学习APP软件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你在使用它拍照批改作业的同时,也可以上传你批改的这份考卷;还可以自己写入解题思路和过程。
这种模式,对使用者有很大的便利,而对APP拥有者来说,又免费提供了海量的题库、解题思路,能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来使用。但是,就因为是开放式的,每个人都可以提交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其正确性就存疑了。所以,互相比对就显得特别必要。
对于搜题工具类APP的使用,老师们怎么看?
“解析的错误主要来自提供解析的人,这些工具平台自己是来不及核对的,要靠海量的互动才能有正确率。但是题是进入到他们的库里的,然后他们打卷标。所以,往往题没问题,解析有毛病。”
“搜题工具具有题库大,卷标明晰的优势,可以帮助孩子自主学习,尤其是高年级孩子。老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合理科学地利用。”
“我们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极少用搜题工具。这种工具要分两方面看,首先,我们自己的讲义不许搜题,因为这会增加依赖性,就像刚才我自己都被带到沟里。其次,在自己的课外练习中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在一时无法解决时,可以搜题。但搜出的解决方法要多理解,自己再做。”
“这类软件用得好也是好的,特别是高段,一些家庭作业,家长也不会辅导,不懂的题可以通过看里面的讲解及时弄明白。但问题就在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自觉,很多孩子依赖性很强,稍微有点不清楚直接查询,这就替代了自己画图、深入思考的过程,这就弊大于利了。还是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使用这类APP了。”
你在使用搜题类APP时,遇到过错误答案吗?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