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自古以来,寒门学子实现阶级跃迁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还记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么?他幼年丧夫,4岁便跟在继父身边,为了节省粮食,他每天只用2升小米煮粥,待其凝固后切成4块,早晚各吃2块,再吃上几口咸菜,一天就这么打发过去了。不过,范仲淹的苦却没有白吃,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一脚踏入了官途,开启了辉煌的人生。
由此可见,天下士子之所以把希望寄托在科举上,就是因为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契机,从开创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历经1200余年,除了几个时代略微黑暗外,还是十分透明的,毕竟这也是皇帝所看重的,若是没选拔出优秀人才,相应的各级官员势必难逃牢狱之灾。当然,虽然科举制已经被废除了,但高考却被赋予了相同的意义,所谓的“一考定乾坤”,并不是只是说说而已。
2003年6月5日下午,一个叫杨森富的巡考领导小组负责人,带领几个队员到各地招生办检查高考前的安全准备工作,说白了,他就是想看看试卷是否安全,或是被人启用的痕迹。来到南部县招办之后,杨森富一行人来到了保密室门前,他将封条完好无损,顿时放心了大半。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让人打开了铁门。没成想,杨森富走进去之后,却被眼前一幕吓了一大跳:保密室的东西被人动过,试卷被盗。
经调查,高考语文卷、英语卷、文科、理科数学卷、文科、理科综合卷均被盗走了一份,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只有一个。此外,警方还在保密室的的窗户上发现了窃贼潜入的痕迹——有一根钢筋栅栏明显变形,窗台上留有凌乱的鞋印,而且是同一种花纹,也就是说,警方之前的猜测是合理的,潜入保密室的人只有一个。
奇怪的是,高考试卷失窃后,网上却没有任何试题泄露,而且本地所有的复印店,也没有发现试卷的痕迹。换句话说,偷走试卷的人可能不是社会人员,他并不打算以此牟利,这个人的身份只有3种可能,一是老师;二是学生;三是家长。既然有了眉目,警方就不再担心了,他们一边向督促有关部门向上级申请启用备用卷,一边等考试结束,再对收集上来的指纹信息进行鉴定,因为在此之前,警方已经在现场提取到了2枚关键性指纹。
6月19日,警方经过指纹比对,最终找到了一个叫杨博的考生,他是南部中学高三文科班学生,成绩处于中游偏上。后来,警方把杨博抓了起来,而他也把前因后果交代得一清二楚。原来,他是因模拟考发挥失常才动了偷试卷的心思,他担心高考出现失误,无法实现理想……可是,杨博偷试卷的行为不仅害了自己,还坑了同一批考生,2003年江苏数学卷是出了名的难,致使不少考生泪洒当场,不得不选择复读一年,这一切,都要怪在杨博的身上。
最后,杨博被判了7年有期徒刑,他终于为冲动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