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觉得教育孩子就应该在他犯错误的时候猛打一顿发泄下,给孩子一个铁的教训,以儆效尤,孩子稍犯错误就一顿棒打。可能棒下出孝子的思想在许多家长中都根深蒂固了。
那当然也有家长是反对打孩子的。有些夫妇的教育方式就比较分化,母亲支持温和教育孩子,靠打出来的孩子也许是屈服与“武力”之下才表面上迫不得已才承认错误。长久以来,在这样的影响下孩子可能会变得粗暴残暴。
父母则相反,他觉得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以他们现在的年纪,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给他们讲道理仔细分析,他们未必晓得未必能听进心里去,不能正确地辨认是非黑白,必须得打一顿。相信不少的夫妇因为孩子起了不少争执。
如今家庭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他们就陷入了纠葛,到底是该不该暴力解决。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从小被动粗解决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他们成长之后的区别都在哪吧。
一、 孩子的承受能力不一样
或许有些父母下意识地觉得,从小挨揍的孩子长大后承受以及抗压能力可能会超越常人,而那些从小被保住着未挨过揍的孩子就如掌上明珠,承受及抗压能力比常人差。
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凡事讲究适度适当,倘若孩子从小无论他犯的错误是天之大或者蚂蚁之小,都只管一顿猛打,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一旦犯错就会逃避躲藏的习惯,一想到自己会遭到毒打就恐慌,还得承受犯错后的惭愧内疚和无限压力。
但有些父母等孩子到一定年龄的时候,他就不会对孩子动粗了,父母开始实施惩罚方式。
还记得曾有个小男孩在电梯里小便,被家长发现就惩罚他写满满的检讨书,贴在电梯里以向整个单元的住户表示抱歉且允诺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仅如此,家长还让孩子承诺独自打扫各个电梯为期一个月。这样的惩罚方式很深刻,既让孩子深深烙印在脑中,也让孩子知晓了犯错误是要承担后果的,而且自己的错误自己来承担。
二、 孩子的性格差异悬殊
孩子平日犯了错误,没有受到该承担的后果,仅仅被训斥了几句,他们就容易把话当耳旁风,仗着父母舍不得下手,就不长记性,下次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尽管父母实在是忍受不了才忍痛下手打犯错的孩子。但是挨揍利大于弊,挨了揍,痛过了,他们才容易长记性,记住了犯错后的疼痛,震慑住孩子,他们往后就会害怕犯错,就会努力做好,前车之鉴,下次应该不会再犯了。
孩子犯错,到底要不要打?
孩子年纪小,心智可能还没完全成熟,没有足够的辨别是非的判断力,反复犯错的时候,适度的挨揍也是能起到让他们意识犯错的后果的作用的。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棍棒教育的,是孩子在屡教不改还愈发张狂的时候才迫不得已动粗,孩子虚心认错意识到错误了,往后认真改正就好了。
孩子在小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坏毛病,这些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坏习惯都与父母的培养教育脱离不了关系,因此,尽早给孩子立规矩,以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总结:教育孩子也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毕竟每个孩子性格特征的都有差别,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多关心孩子,就事论事,针对孩子自身问题去教育去引导。孩子的心灵通常都是比较弱小敏感,家长在这方面上要多一些耐心少一份暴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