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自古以来,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都有以考试选拔人才的传统习惯。从古代文人皓首穷经只为金榜题名的科举考试,到如今万众瞩目、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它们的背后都寄托了无数个家庭渴望改变命运的殷切希冀。
而作为选拔人才的考试,无论其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还是各类科学知识,参与考试的人们都对它有着共同的期望——公平。对于莘莘学子来说,选拔人才、改变命运的考试最为重要的一点毫无疑问就是它应该保证每个人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而一条条关于留学生的优待政策,无疑会引发人们的质疑。当清华北大陆续取消外籍生考试,人们猛然发现十年寒窗竟抵不过一纸国籍。这不禁让人感慨,高考这样的考试还存在公平吗?
一、留学生福利,引发热议
让人们产生这种怀疑的,是各大高校针对留学生不断出台的优待政策,而清华北大两大高校的做法,更让人深深怀疑留学生政策的合理性以及它对高考公平性造成的伤害。
众所周知,清华北大作为我国顶级的两大高校,向来是中国万千学子憧憬希冀的理想大学。其中,北京大学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而清华大学则从清末的留美预备学校演化至今。这两大高校都具有百年历史,而且以其一流的教学水平持续吸引着海内外学子。
长期以来,清华北大都作为人们心中中国最高学府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于大学教育的种种希望。一旦身边的人能够迈入清华北大的门槛,人们甚至不惜于用诸如“光宗耀祖”、“祖坟上冒青烟”这样的溢美之辞来形容。
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国内的高三学子而言,想要迈过清华北大的门槛,成为其中的一员,要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不言而喻。而当国内考生如愿以偿进入清华或北大时,他们就能获得诸多荣誉与鼓励,身边的亲朋好友无不对此大加赞赏。
然而讽刺的是,国内学子需要付出百倍努力才能圆梦清华北大,而对于外籍考生来说,留学清华北大,享受种种荣光,却显得那么的轻而易举。清华北大对于外籍考生的优待政策造成的鲜明反差,引发了人们的议论。
早在2017年,清华大学就发布了这样的消息:“从2017年起,外籍学子申请考入清华大学,可以免去笔试环节。”这在当时就引发了万千中国考生的愤愤不平,社会也对这一政策进行热议。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北大又发布了同样的政策,外籍考生申请北京大学也被免去了笔试环节,这无疑再次引发了社会热议。清华北大陆续出台的针对留学生的优待政策,不禁让人对高考考试的公平性产生疑问。
而诸如此类的“留学生福利”一再出现,也引发了人们的质疑。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是否损害了国内考生的正当权益,官方对此又有何解读呢?
二、官方解释,差强人意
对于取消外籍考生笔试环节的政策,清华北大都及时地关注社会舆论,并进行了相关回应。专家们给予的官方解释是:“申请门槛不代表录取门槛”。也就是说,两大高校虽然都取消了外籍考生笔试环节,但也不是随意给留学生大开方便之门。
外籍考生可以申请就读而不需要经过笔试,但是高校的录取原则仍然是择优录取,并不会随意录取不符合相关条件的外籍考生,从而保证招生质量。虽然官方及时做出了相关解释,但是公众的关注和顾虑仍未平息。
虽说外籍考生的录取仍然是“择优录取”,但是与国内考生寒窗苦读,历尽千辛万苦才获得录取资格,两者之间的难度差别可谓不可同日而语。相比之下,国内考生仍然承受了远比外籍考生沉重的备考压力,对于高考公平性的质疑因此仍然不能平息。
而在官方差强人意的解释下,人们仍然看到了一系列留学生福利政策对外籍考生的倾斜。据相关统计,2017年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而在留学期间外籍考生全部都能享受全额奖学金的福利,而留学生的增长比例仍然在继续攀升。
虽然高校们希望通过“择优录取”的方式来保障留学生的质量。然而,不经过笔试环节的外籍考生,本就良莠不齐,单凭面试等环节甄别外籍考生的优劣操作难度之大,不言自明。而各大高校出台类似清华北大的优待政策也不是鲁莽从事,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三、国籍之殇,“另辟蹊径”
要深究留学生政策的出台,还要从中国目前的发展规划说起。当前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对外开放的规模和需要也不断增加。国家之间的竞争除了军事经济等硬实力的较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促进中国与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国寄希望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的政策安排。为了传播中华文化,中国在海外兴建了如孔子学院这样的文化工程。而为了增进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吸引外籍考生赴华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方向。
因此,中国许多高校陆续出台了针对留学生的优待政策。然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这种只针对国籍的优待政策下,出现了一些奇特的现象。
由于针对外籍留学生取消了相关的笔试环节,一些梦想进入清华北大的人们就想到了一条“另辟蹊径”的圆梦之路。他们幻想着,如果中国人改换了外国国籍,再去考取清华北大做“留学生”,这样的话不就可以钻政策的空子,享受到外籍考生的优待政策了?
看似滑稽荒唐的做法,在对名校的热切憧憬下得到实施,然而这些怀着试试看的人们却意外地走向了成功之路。这些“外籍考生”竟然出乎意料地通过了面试,得到了清华北大的通知书,当真令人瞠目结舌。
原本要历经坎坷才能走通的名校之路,在改换国籍后却显得那么的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这不得不再次引发人们的思考。十年寒窗却不抵一纸国籍,水平相仿的两个人只因国籍不同面临的结局却大相径庭,高考的公平性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小结:
自古以来,选拔人才的考试总是格外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而一项考试的公平性往往又考验着它的适用性和生命力。当今社会,牵涉千家万户的高考正是一项倍受瞩目的考试。
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从而为国家及社会选拔优秀的人才,将是高考这一选拔制度现在及将来都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如果放任问题的存在而不去解决,那造成的后果将难以挽回。
通过“另辟蹊径”改换国籍进入名校行为的背后,国家除了要思考这一现象的合理性,恐怕也要及时地对留学生福利政策进行反思,才能纾解人们对于高考公平的担忧与顾虑。
参考资料:《2020年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2020年北京大学国际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