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下的就业类型中,教师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在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人就是走上教师之路。
老师
这种就业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无论是发达的城市还是落后的乡村,很多的父母在就业这个方面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尤其是女孩,被父母安排当老师的更多。也难怪,老师这个岗位受人尊敬,工作稳定,和学生一样拥有寒暑假,相比其他上班族,在一些福利待遇方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在教师行业中,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处乡村与城镇的结合处,在乡村教学,却住在远离乡村的城镇里。他们虽然也是干着教师的工作,但是工作却繁杂很多,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乡村教师的处境。
乡村教师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当初冲着教师职位去的人多不胜数,好不容易过关斩将,进入教师体制内,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大城市中的学校很多人挤破头想要进去,但是名额就那么多,而且对学历要求也高,层层筛选下来,对于那些师范类毕业的应聘者来说,机会渺茫。在大城市转了一圈,没有被一家学校选上,只能去那些报考人数较少的偏远山区。
偏远的山村,虽然生活条件不如大城市好,但是起码空气清新,环境好,民风淳朴,比较好相处。那些在乡村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教师们,当初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到这里的。当真正开始乡村老师的工作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太简单。
落后的乡村教学条件差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师资力量不足,一个老师往往要身兼多职,几个月的时间还好,如果长年累月下来,任何人都吃不消。最初的昂扬斗志,在一日日的艰辛工作中逐渐被磨平,不是意志力不够,实在是精力有限。
乡村老师
没有去过乡村的人都会觉得乡村老师的工作可能会更加轻松,没有大城市里的各种比赛,辅导班,评分之类,以为会像电影里拍的那样,老师站在讲台上教孩子们唱唱歌,课间和孩子们做做游戏,放学后带着孩子们走过开满鲜花的山谷,美好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现实却是完全相反,老师们一旦担任多个学科的任务,晚上就要加班加点改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关心学生的其他方面情况。乡村再偏远也有上级领导,也会有定期视察和考核,一个老师本来就够忙了,还要应付领导的检查,可以说是连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所以很多乡村的老师,都选择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虽然简陋,但是不用来回奔波。结婚的男老师孩子老婆在城镇里住,自己和其他男老师住集体宿舍。房间摆设很简单,一张床,一张小矮桌,几个暖水瓶,洗脸盆等,其他就没什么大物件了。
女老师的宿舍也是如此,吃饭的时候老师们也和学生一样,在学校食堂吃,到了冬天,老师宿舍里生了炉子,也会有老师在宿舍简单做点吃的,这就是乡村老师的住校生活。
乡村女老师
在文化交流不对等的情况下,老师的艰难处境
在乡村,学生除了学习差之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和性格的问题。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里,只有爷爷奶奶陪伴,老人连照顾自己都有些吃力,又有什么精力去看护孩子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例如有的孩子不爱说话,性格孤僻,甚至不爱与人接触,作为老师有义务要告诉父母,但是对于乡村的父母来说,这些所谓的心理问题都是不存在的,他们没有这个意识,也不懂这些,只相信,只要有了钱供孩子上学,其他一切都会好起来。所以在那些大多数的乡村父母眼中,挣钱是第一位。
这样老师就会处于一个比较纠结的境地,面对现实,不得不妥协,有些差异,是一时半刻无法根除的。再就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文化代沟,导致双方的价值观的不同,从而针对孩子的学习问题发生冲突。
老师
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出人头地,考上好大学,但是也存在一些学习不太理想的学生。孔子说因材施教,在就业环境更加多样化的今天,高考已经不再是大多数乡村学生的唯一出路,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技师在今天尤其大受欢迎。
老师会对那些成绩一般,又不想继续读书的学生建议考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技校,将来毕业了可以直接工作,想要走什么路可以自己慢慢规划。但是大多数的乡村中的孩子,都没接触过国内大学的相关信息,更别说外国大学了,也就不可能有自己的人生规划。
在学生不能自己规划自己人生的时候,老师在这里就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有些家长认为老师让自己的孩子考职业技校是为了从中获取好处,这种事不敢妄下结论,但是我们 一般都从实际出发,一个成绩一般的孩子,如果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那他的出路在哪里呢?
同样的,遭受误解的老师们也很心累,自己为学生规划未来出路,反倒落了个拿好处的坏名声。长此以往,老师的那种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人非圣贤,大家都懂得趋利避害,如果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不畅,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乡村老师
乡村任教的老师的未来在哪里
人们常说,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不敢说十分准确,但是有一定的道理。
那些常年在乡村任职的老师们,即使他们学识再渊博,思想再前卫,终究抵不过环境的影响。长久在乡村生活,必定要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不是生活改变了你,就是你改变生活,但是大多数人都是被生活改变了。
一个经常读书、逛展的老师,到了乡村之后,失去了学习的条件,周围乱七八糟的事就能让人忙得晕头转向,哪有时间来提升自己呢?年轻时还好,一旦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再想改变下就业已经来不及了。
教师培训
待在学校时养成的习惯已经难以抹去,调到其他乡镇去,自己又没有竞争能力,多年来除了围着学校的大小事转,根本没时间去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没有各种学习资源可供参考。仿佛乡村教师的职业只能干到底,转行或者外调的概率都不太大。
乡村教师相比其他地区的教师,似乎要面临的东西更多,承受的压力也更大。这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他们被夹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他们为乡村教学奉献自己的一生,但是文化差异导致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隔阂,这个断层的存在是一种文化认知的差异。
乡村教师的未来该走向何处,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反思的问题。
老师
当我们号召教师投向乡村的同时,也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硬件支持
乡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同样,乡村的学校改革也要一步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说有了师资力量的支持,但是光凭能力是仅仅不够的,我们还要保证那些老师们的知识能够有效的传递给下一代。
人也像资源一样,需要合理使用。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受业,如果太多的东西压在他们身上,结果只会适得其反,面对当下的乡村教师,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去给他们减压。
乡村本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存在,如果不能够将知识很好的传递给下一代,那么这种知识间的断层会越积越多,从而使得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在乡村教学的老师们,他们的生活也处在一个被忽略的边缘。在乡村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当地的环境融不到一起,在教学上更是没有一点成就感,反而会使得老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质疑,当初选择这条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呢?
老师
现在越来越多的矛头指向了老师们,孩子作业多归咎于老师,孩子学习不好说老师管的松,而不是从学生本身寻找问题。在乡村更是存在一种现象,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一切都交给老师了,是好是坏都是学校的问题,与家长无关,仿佛家长可以从这个里面抽身而出。
但是,从客观来说,学生的培养需要老师与家长双方的配合,不是单单一方的努力就可以改变的。而且身处乡村的老师们在文化交流方面还与当地人有着差距,久而久之,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压,不利于乡村教学工作的发展。
不能为了帮助一个弱势群体,而牺牲掉另一个群体。
乡村教育的初衷不就是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吗?要实现这个理想,不仅仅要靠乡村教师们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把他们一个个从贫困生活中带出来,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