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网友曾问我一个问题:怎么毁掉像你这样的工作狂。我说,已经被毁过两次了:就是当「目的」被消除的时候。
学习观里无数次提到「明确任务」,但未曾详细讨论过。这周没有视频,而是一篇文章,将结合学习观视频里的问题,来谈谈「目的」。请选择安静的环境下,边听音乐边阅读。
目录
人们才不会为钱而努力
你高考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平台
莫以「智能体」去思考「超智能体」的目的
学习观的问题
思维导图的例子
英语学习方法
学习 vs 观念植入
丢弃这三类模型
高度不适宜
无法预测新问题
悲观的预测结论
目的的三个层面
正文
01
—
“人们才不会为钱而努力”
有网友曾留言“不明白为什么要发布那么多平台?不为钱?其他平台不用维护?没有时间成本?”
「为了钱」真的是可笑又可悲的说法。可笑之处在于,人们会为了填饱肚子,为了传宗接代,为了供孩子读书而努力,却不会为了钱去做什么。钱是达成目的的资源和能量,从来不是目的本身。那些“为了钱”而努力的人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可悲之人。
存在主义大师沙特担心自己获诺奖,提前一周写信给主席,阐明拒绝理由。结果因信没送到,还是获了诺奖,无奈拒绝领奖后却被人们认为是炒作。
因量子电动力学获得诺贝尔奖的费曼称,他已经获得了真正的奖励,即弄清事物关系的喜悦,已经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而诺奖荣誉对他而言没有意义。
很多科学家也都只是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大师们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个人不管是满足享乐欲望,还是满足宏图大志都没有错,重要的是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02
—
“你高考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平台”
此处是写给关注公众号的高中孩子的:
好多高中生想用《学习观》的方法来学习,而我对此都持否决态度。不是说这些方法对高中生不好用,毕竟学习观提到的内容是每个从大学毕业考到硕士后都要经历的思维转变。
问题在于,你必须要明确的是高中的你到底要什么?考上好的大学,拥有更好的平台,而实现这个的就是:分数。
学习观的方法虽然好用,但如果一个高中生已经习惯了以往的思考方式,再去改习惯的话是需要时间的。可高中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考验的就是时间的分配。需要衡量哪个方式最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你的分数。刷题虽笨,但最简单直接。针对弱科目来强化训练是对于提高分数最有效率的方式。高考之后再来改习惯完全不迟。倘若因改习惯反而降低了分数,岂不本末倒置。
03
—
“莫以「智能体」去思考「超智能体」的目的”
上面是高考对于「个体」而言的目的,而高考对于国家这个「超个体」而言也有其自己的目的。很多人把两个目的混为一谈,认为我在批判高考,批判教育系统。
要知道,高级教育本身就是稀缺资源。你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但你需要支付留学费用、器材费用、教师费用。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支付得起的。你知道有多少国外大学生毕业后一直在还自己的学费贷款吗?
对于国家这个「超个体」而言,高考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赋予每个孩子改变现状的机会。虽然一定会磨掉很多孩子本来的能力,但还能想出比高考更好的方案吗?况且高考过后,根本没有人再逼迫我们学习不实用的内容,大学有的是时间实现自我。权衡之下,高考真的很公平了。不要以个体的目的去理解超个体的目的。
04
—
“学习观的目的”
但是,我们却遇到了问题:大学本来学习的真正开始,却成了多数同学学习的结束。随后有多少人想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英语、日语、编程等),却发现学不会,最终放弃。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们自己因为无法摆脱过去的应试思考方式而自我限制了。自己的「思维限制」才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需要改革不是教育,而是我们,需要改革的是我们自己。
学习观视频的目的正是为了让人们改掉这个思维限制,而不是傻到用视频去改什么制度。学习观的目的也就是我个人的目的,我的付出是为了能够实现这种改变,让人们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没有任何无私的成分在其中。因此记住,你不是我的用户,你我是交易关系。如果你不能改变思维方式,你对我根本没有丝毫作用,回去打你的游戏,看你的综艺节目。
1. 思维导图的例子
很多人问我思维导图有没有具体例子。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我每一期的视频都是思维导图的一个例子。每个视频都体现了我所教的内容。学习观09的整个视频从标题到内容都是在利用你的好奇心。
思维导图的使用代价是用于拆分知识的二阶知识。因为每次要学习的知识都是新知识,所以拆分方法肯定都不相同,需要重新思考复合知识与子知识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固定的步骤,但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将杂乱信息拆分成知识网络。
2. 英语学习方法
也有不少人问我这样学习或那样学习英语是否正确。我挺后悔把自己的方法分享出来的,因为步骤根本不重要。你完全可以思考一下目的就知道怎样学习才正确,怎样才能符合我视频里强调的「明确输入和输出」,「用例子重塑大脑连接」两项原则。只有明确了目的后才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性做出调整。
要知道,每个视频里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目的。目的是视频的“龙骨”。思维导图的画法可以自己设计,可以改变,不变的是目的;英语学习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唯一的仍是目的。
如果我做知识付费,根据目的,我可以想出无数个方法,再把这些方法卖出去,恐怕这些一味追求方法的韭菜早就被割的连根都不剩了。
多少人拿走了最不重要的步骤如获至宝,把最重要的目的撇在一旁视而不见。
3. 学习 vs 观念植入
不少观众看完学习观09突然意识到,作者是不是也在向自己进行观念植入呢?
这是我在做视频前就预料到的一种反应。嗯,很聪明,至少这些人看完视频后明白了“有”观念植入这么一个东西。但又很笨,因为他们并没有明白观念植入“是”个什么东西。
这些人明明只需要在进一步,只要再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可以明白观念植入和学习的区别。我们进化出这种生理模型就是为了学习而服务的。观念植入在行为上和学习是一模一样的,能说所有学习都是观念植入吗?自己问自己二者的区别在哪里:目的。
学习是为了利用这些特性来让自己更好的生存。自己知道在学习内容。而观念植入是他人利用你自己的特性,以欺骗的形式,植入你根本不知晓,对自我生存无益的观念,以此来从你身上获得利益。
4. 你为什么看学习观
我硕士第一年充满了传统学生思维,等着别人教。当我做完了教授要求事情后参加研讨会,知道教授跟我说什么?If you cannot solve problems by yourself, go back to your country.
老师告诉我们要多多提问,但多数人都理解错了。不是问别人,而问自己,再由你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答案。还有不少人跟我要英语学习资料。答案是没有,我当初的学习只有一根网线。
我对“学不会的结果”并不厌烦,但我对“不试图做出改变的行为”无法容忍。我的视频不是综艺节目,如果你认为可以开开心心的看一遍视频就学会里面的内容,就不要浪费自己时间,该干嘛干嘛去。
但你看这么难懂的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因为你打心底里想要改变,想要打破现状,那难道不是唯有付出努力,多思考如何将这些内容应用到生活中来,才能达成你的目的吗?
05
—
“丢弃这三类知识”
现在网上的知识那么多,该如何判断模型好坏也是基于「目的」。
学习知识(构建模型)的目的是为了预测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以下三种情况的建模就毫无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1. 高度不适宜
人们可以把模型建立在很高的视角下。比如:
生活不过是柴米油盐
计算机不过是 0 和 1
听起来多有哲理啊。对不对?对,有没有用?没用。
问题在于当你关注具体情况时,就不得不自己填补这些细节信息。因此当高度不贴合要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变成“正确的废话”。也正是因为这些概括不描述细节,才能如此简单。
高度和细节需要我们自己收放自如。正如用手机查看图片时,会放大缩小到一个合适的视野一样,高视野用于定位。要学会用适宜的尺度来建模。
站的高可把所有风景尽收眼底,却丢失细节。
贴到地面可看清事物具体细节,却迷失方向。
2. 无法预测新情况
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这些都是成功人士,而且都辍学了。于是有人就得出来「辍学就能成功」的模型。别笑,这种模型随处可见。
从建模角度来说,这个模型并没有错误。但是问题在于,样本太少了,都是特例,无法预测普遍情况。也就失去了“预测新情况”的作用。
网上有太多这种垃圾知识了,各种事后诸葛亮,你听完会觉得特别有道理,因为模型可以解释讲者给你列举的所有例子。但是却对预测你自己将来所面临的新情况时不仅无作用,还有误导性。
3. 悲观的预测结论
有一类知识非常正确,但恐怕一辈子也不会用到。那就是得出悲观结论的建模。比如,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很容易推出最后人类都得玩完的结论。有人因此会悲观的不得了。还觉得全世界就自己最清醒。是否有想过,所有人都知道游戏无非是输和赢,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玩?吃完饭获得的能量最终都会被消耗掉,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吃?
人们最容易学会的知识就是那些能得出悲观结论的知识:能源最终会枯竭、大气最终会被污染、经济最终会崩溃。废话。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危险重重,根本不用得出结论。但我们为什么进化出大脑,
进化出的大脑不是为得出悲观结论用的,而是在绝境中找出希望用的。
对于知识付费的内容,可用这三个标准进行筛选。能够满足解决新问题这个目的的知识才是好的知识。
06
—
“目的的三个层面”
上述的目的属于生理层面(好奇、食欲、享乐)和认知层面(理性解决问题),还有观念层面的目的。而这不得不提我最喜欢的国产电影:英雄。
对该电影的喜欢不在于炫酷的打斗和最后的牺牲,而在于电影通过颜色对目的展开了多层面的叙事。
第一层:最初,刺杀秦王是为了报仇,达成生理层面(人性)的目的。
第二层:途中,当意识到刺杀难度后,又基于认知层面(理性)分析出最容易成功的方法。长空、残剑、飞雪为达此目的而各自牺牲。
第三层:最后,无名的目的由最初的生理层面转变到了观念层面(超我)。想到自己的遭遇是因战乱,刺杀秦王是为避免杀戮,意识到秦王是可以最终达此目的之人,选择了不杀。
从电影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控制人性,基于理性,回归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