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高校也不例外。有的时候真的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从高校发展历史看,有的因行业兴起而兴起,又因行业式微而式微;有的因地域优势而发展,又因地域优势而地位下降。几所曾经闻名全国的重点高校将行业优势和区域优势对高校的影响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些高校在抱怨,辉煌不再,过去的重点高校已经变成一般高校,只有一声叹息。并非不求上进,也非努力不够,而实在是时势造英雄,客观条件的变化,谁也无力回天。下面具体看一看几个重点大学。
(1)纵有省内唯一的A类学科,也难入“双一流”。
河南理工大学位于焦作市,是因矿而建的一所学校。1898年6月英国福公司取得在焦作专办煤矿60年的特权,焦作而煤而兴,最初的1913年就日产煤炭2000吨。开矿就得有技术,而技术掌握在人手里,于是1909年3月1日焦作路矿学堂诞生。
虽然这所学校于1912年12月第一届学生毕业之后停止办学,但煤矿仍在发展,对矿业人才有很大需求,办学与实业相互促进的观念已经确立,于是1915年又在原地办了一所“河南福中矿务学校”,这就是后来的焦作工学院即中国矿业大学的起源。
1951年2月,焦作工学院迁往天津,参与组建中国矿业学院,在焦作留下了一个空空荡荡的校园。1953年,中南煤矿管理局于是将中南煤矿工业学校从江西萍乡迁到河南焦作原焦作工学院旧址办学,改名为“燃料工业部焦作煤矿学校”。5年后的1958年9月,又在焦作煤矿学校的校园里创办了焦作矿业学院。这就是河南理工大学的起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焦作矿业学院到了2004年5月变成了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随着矿业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矿业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其重点学科都与矿业相关,可是也随着煤炭行业的式微而渐失曾经显著的地位,不得不向非矿方向发展,开办了诸如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甚至社会体育管理以及艺术类等方面的专业。
河南理工尽管得不了良好发展,已经是涵盖工、理、管、经、法、文、教、艺、医九大门类并开办了79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但其优势学科还是在矿业方面。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都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还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尤其是,此校还有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10多个省部级实验室,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位居前五,成为河南省唯一的A类学科,也是省内最高水平的学科。
然而,尽管如此,河南理工也无缘“双一流”。一是没有区域优势,在省内无法与郑州大学相比。郑州大学在学科最高水平方面不及河南理工,但却位于省会,区域红利明显,位于焦作市与位于郑州市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显然大不相同。在合并了几所大学之后,郑大已经变得国内最大规模的大学,经费投入也数倍于河南理工。郑州大学拥有19个B类学科,河南大学也有14个B类学科,而河南理工只有2个B类学科。
二是行业优势不再。煤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不断下降,投入自然不能与过去相提并论。行业优势逐渐下降,安全科学与工程这个学科全国只有2个“一流学科”指标,入选的只能是两所A+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即使并列第三、是A-的中南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也未能入选。在别的学科,B+甚至C+也可能入选“双一流”,但矿业方面不行,这是行业优势的影响。
(2)纵使不断发展进步,曾经的全国重点高校也难入“双一流”。
与河南理工具有相同命运的还有几所全国重点大学,比如原来位于东北的阜新矿业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吉林工业大学等,随着区域优势的丧失和行业优势的消退,只能眼看着别的学校迅速崛起,除了一声叹息还是叹息。这不是学校安于现状,也不是教工不思进取,而实在是客观条件使然。
为了适应东北工业建设的需要,1949年相继开办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1958年7月,在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阜新煤矿学院。1961年至1963年,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鸡西矿业学院和阜新煤矿学院合并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尽管这所学院不断发展壮大,1978年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83年章梦涛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煤与瓦斯的统一失稳理论,1987年与其它单位合作进行的“混凝土帷幕法凿井工艺及理论研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6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7年徐志明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八五”科技重大课题的子专题“新型锚杆研制”获得国家“八五”科技重大科技成果A类奖,然而由东北地区优势经济地位的丧失和行业式微,该校也与“双一流”无缘。
创建于1960年5月的大庆石油学院,是大庆石油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被誉为石油界的“黄埔军校”,中国三大集团的掌门人(中海油总裁,中石化总裁,中石油的两位副总裁)均毕业于该校,也是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几十年来不断发展,2010年4月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已经是以工学为主,工、理、管理、文、经济、法、教育、艺术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然而还是与“双一流”无缘,因为大庆的区域优势与行业优势已经不再。
创建于1960年的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20年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工大的前身),1978年也是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至1997年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更名为燕山大学。这也是一所拥有河北省唯一A类学科的高校,同样因为缺乏区域优势和行业地位的下降而无缘“双一流”。
(3)虽然哈工大优势仍在,东北其它高校面临发展困境。
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布局在东北三省的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东北地区曾经强大的工业基础也孕育出众多的名牌高校,哈工大、东北大学、大连理工、中国医大、东北财大以及上述涉及几所重点大学就是代表。
随着东北经济地位的下降,东北高校也渐渐失去了往日辉煌,变得经费有限、人才外流、后劲不足,陷入发展困境,已经失去了与北上广深以及江浙一带高校竞争的能力。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以及东北财经大学虽然仍然保持很高的水平,但并非处于高校的第一梯队。
与第一汽车制造厂几乎同时建立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由从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山东工学院调集的相关专业组成,由时任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的饶斌任院长,被誉为“中国汽车农机工业人才的摇篮”,1958年即升格为吉林工业大学,1960年即是全国重点大学,后来又是“211工程”首批建设的二十来所高校之一。然而,2000年6月成为吉林大学的一部分,足见区域优势和行业优势对高校的影响之大。
从焦作矿业学院到阜新矿业学院再到从大庆石油学院,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到吉林工业大学再到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大、中国医大等,曾经都是地位显赫的名校,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来,这些高校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并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所处行业优势不再和缺乏区域优势,在高校中的相对分量已经大大下降。在那个时代,找矿开矿挖煤、找油采油炼油、炼铁炼钢锻造、机械加工制造是时代的主旋律,相关高校极为红火。现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机器人、航空航天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相关高校也极为红火。
这就是时代对高校的影响,是客观条件使然,与学校自身关系不大。恰恰相反,如果不是这些高校在时代变迁中顽强拼搏,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所以这些高校无论是否进入“双一流”都永远值得人们尊敬。毕竟时势造英雄,谁也无法抗拒这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