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桥
小玲结婚较早,生完孩子当了三年全职妈妈,去年她终于解放了,她重返职场,孩子交给了婆婆。
两代人带孩子,观念差异在所难免。小到吃穿,大到教育,都分歧重重。
下班回家看到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小玲说:妈,你怎么给他穿那么多,小孩子不能捂。
看到婆婆给孩子买糖,小玲说:妈,你太惯孩子了,小孩子吃太多糖,牙都吃坏掉了。
看到婆婆给孩子放动画片,小玲说:妈,你就不能带他出去玩玩嘛!在家看电视把眼睛看坏了。
直到有一天,小玲正和同事在商城购物,接到婆婆的电话,婆婆焦急地说:孩子摔了,胳膊脱臼了,现在在医院,你快来。
小玲怒气冲冲地赶到,看到孩子满脸泪痕的可怜模样,就冲婆婆嚷:妈,你怎么看个孩子都看不好啊!你看这摔的,万一留下后遗症可怎么办?
婆婆一言不发,满脸自责。
几天后的夜里,小玲起床来客厅喝水,看到婆婆房间的门虚掩着,有灯光洒出来。
这么晚了,婆婆怎么还没睡?出于好奇,小玲轻轻地推开了门。
此时的婆婆,正在把衣服掀起来,艰难地在给腰贴膏药。
小玲看到说:妈,你又犯腰疼了,怎么不跟我们说?
婆婆说:我没事儿,说了怕你们担心,可能这几天一直抱孩子出门,腰有点受不了,贴几天膏药就好了。
小玲听了心里一紧,想起自己现在不用带孩子的潇洒时光都是婆婆的付出换来的;想起自己认为婆婆没有好的育儿观念,不断指手画脚;想起即使婆婆已经很用心在带孩子,自己还总是不满意,甚至在孩子磕着碰着时会说“你怎么连个孩子都带不好”,如果这句话是别人对自己说的,自己得多委屈和难过,可却这么轻易地对婆婆说了。
隔天,小玲早早起来了,做了早饭,把家务料理好。
小玲在朋友圈写下:有一种人没良心,是认为老人带孩子天经地义。
不少婆媳矛盾会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爆发。婆婆帮忙带孩子,其实是好心,但有时就会吃力不讨好。
而出现这种情况肯定不是哪一方单方面的问题。
媳妇不满,很多时候是婆婆和自己的育儿观念差异大,媳妇着急了,会产生摩擦。
其实想想,退休后的老人,选择打牌,旅游,遛弯,比带孩子要轻松舒服得多。为什么还要带孩子,无非想着为儿女多帮衬一点,他们的确奉献了自己的时间来做这份没有报酬的工作。
老人带孩子从不是天经地义,是因为爱,而不是必需。
有些女人不会感恩婆婆的付出,是认为婆婆来带孩子,又不是帮自己,是帮她儿子带的。所以在这种心态下,就容易不满,引起矛盾。
这怪不得媳妇,也怪不得婆婆,明明养育孩子是父母两个人的事,但太多的家庭 ,都是女人一个人在完成。
一个男人,作为丈夫,父亲在家庭中的缺席导致的失衡。
男人们,可长点心吧!别在家庭里总上演“爸爸去哪儿”的桥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