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黑板三尺讲台是他们挥洒人生的舞台他们用自己单薄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撑起一方天空他们手中的一支支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知识点亮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
9月4日, 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发布。
他们是全国1732万教师群体的缩影也是所有学生到达未来的桥梁。
01
在江西的一所学校里,讲台上的老师显得有些特别 —— 左臂的半截袖管空空荡荡的。
由于儿时的一次意外,年仅13岁的单文增失去了左臂的下半肢。但这并未阻挡他对知识的渴望。 2005年,单文增参加高考被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录取。
在校期间获得多个奖项、技术过硬,获得一份高薪工作对单文增来说并不是难事。但他却选择了留校任教。
2008年,单文增正式成为讲台上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
生活的磨砺,让单文增更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单文增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传授给学生,同时还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要求学生做到 “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课中认真学习、重点解决疑点难点,课后复习、举一反三”。 另外,他还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学生们先后获得了
“蓝桥杯大赛”全国三等奖、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三等奖、江西省“振兴杯”大赛第一名等多个荣誉。
今年34岁的他,已经任教12个年头了。但他仍觉得不够, “我还需要不断努力,学得更多,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 如今,在校内,很多学生都以单文增老师为豪。同学们说: “我们的老师靠一只手编辑电脑程序,拿到了国内外很多的奖项,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努力呢。”
02
在江苏阜宁县芦蒲镇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里,司万平老师已经坚守了37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司万平在教室里上课
芦蒲的留守学生很多,大多选择了住校。在学生们的眼中,司万平既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妈妈”。
早上5点半,属于司万平的一天开启。作为兼职宿管员,司万平需要依次敲响 24个女生宿舍的门,将孩子们从睡梦中唤醒。等孩子们都收拾妥当,司万平才开始自己一天的教学工作。
上完一整天的课,司万平还要查房两三次,等到熄灯后孩子们都入睡了,司万平才能放心休息。
司万平在宿舍里和学生交流
不少留守学生因为家境困难而性格内向,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打开他们的心房,司万平将这些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一字一句地记录在了小册子上,随身携带。因为经常翻阅记录,小册子早已破旧发黄。 “这里面有我班级的学生,也有其他的住校学生,我把这些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都了解清楚,才能照顾好他们。”
司万平登记的学生个人信息和家庭情况
真心是交换来的,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学生心中一清二楚。
司万平源源不断地向孩子们释放着爱意,孩子们也乐意将自己的烦恼告诉司万平。而无论工作多累,司万平也会挤出时间来倾听。
毕业后的学生忘不了她,给她发消息也是称呼她为 “司妈妈”。 读书时曾受过“司妈妈”帮助的潘同娟今年也已46岁了。如今在上海工作的她回忆起司万平老师,内心仍充满着温暖, “当年司老师一个月只有几十元工资,却慷慨地拿出十元出来帮助我。”
现在的潘同娟也在做着司万平老师曾经做过的事她每年都会资助母校的困难学生。
03
在另一个更为贫困的地方,张桂梅“燃烧”了自己,虽然常年疾病缠身,却倾尽所有,用“命”换来贫困女学生上大学的路。
最初,班里的女孩子们教着教着就“失踪”了。张桂梅一趟一趟地往山里跑才了解了实情 —— 有的女孩子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
家里不让女孩子继续读书,而女孩子们也就这样接受了家里对她们的安排。
面对这种情况,张桂梅明白,需要改变的不仅是女娃们是否去读书的现状,更需要扭转的是女娃们自己的信念!
11年来的 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把累计超百万元的全部奖金和大部分工资捐出…… 张桂梅倾尽全力,不愿放弃这些女娃,只希望 “让她们自信,觉得自己比谁都不差,我要给大山里的姑娘一个尊严。”
2008年,由张桂梅筹建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投入使用。
学校创办初期,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睡在楼梯间……
作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华坪女子高中承载着的不仅是张桂梅的期望,也是数千名女孩想要走出大山的信念与梦想。
建校12年,已有1645名女孩从华坪女子高中走进大学,开启人生新的起点。 2020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有159人参加高考,其中150人达到本科线,本科率94.3%。 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线以上70人。理科最高651分,文科最高619分。
今年9月7日,教育部发文,决定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张桂梅一生膝下无儿女,但她的“儿女”却又遍布天下,浙江大学、武汉大学... 这些走出去的孩子们也将延续着张桂梅给她们的信念,改变更多的人...
04
传播知识,传递爱意,传扬信念,一棵小苗的成材,离不开阳光雨露,也缺不了正确的生长方向。做老师并不是一件易事,老师们不仅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 投身教育行业已60余年的于漪一直坚持“教文育人”,想要将“知识教育”转变为“人文教育”。最终, "人文性"被写入了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改变了整个语文教育的行业情况。
但对于老师这个定义,于漪却说, “我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但我一辈子都在学做老师。” 在于漪看来,一名好老师,就要有能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 同时,“教师的工作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
当年班级里有个"调皮大王"叫蒋志平,他的父亲都束手无策,对于漪说:"这个儿子我不要了!" 但于漪并没有不管不顾,而是把这个"爸爸不要"的孩子带回了家…… 蒋志平长大后,一直忘不了这份师生情。还会常来拜访于漪老师。
时年91岁高龄的于漪,哪怕在退休后也未停歇。而是将精力都放在了青年教师的培养上。
因为她坚信, “教育的希望都在教书育人的老师身上,只有重视教师教育,才能更好地辐射到学生身上。”
于漪先后成立了 “ 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 于漪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来自全市各区县的几百名年轻教师,在她的帮助下成为教学骨干。
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于老师却说, “选择了当教师,就选择了高尚。这就是一名教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他们用朴实的信念和行动,用青春甚至全部生命,撑起了教育的脊梁,点燃了孩童的梦想。
今天,第36个教师节,感念师恩,向所有教育燃灯者致敬!
作者:王雅馨、靳铃涵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