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读六点半(诚言呈语旗下账号,独家授权发布)
作为一名“资深”学渣,我小时候,常常被老师和父母教育的一句话就是:
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没出息。
讲真,这句话,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
但可能也是因为从小就衣食无忧,所以哪怕是到了大学以后,也没闹明白这个“有出息”,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当然了,多年以后我也明白了。
其实我那段衣食无忧的童年,就是父母的“出息”。
只不过这个觉悟,来得太晚。
而之前的自己,又快活得太早。
所以,也让我错过了能让自己也有“有出息”最好的年龄。
有句“经久不衰”的话,叫“大学生不值钱了”。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这句话是在2002年左右的时候传开的。
从那以后,围绕着“读书无用”的核心观点,又延伸出了“能力大于学历”、“高分低能”、“好幼儿园比好大学更重要”,等一系列偏颇的说辞。
说实话,我当时也是这其中一些观点的信奉者。
毕竟当自己学习不是特别的好时(其实就是学习不好),总会喜欢去听那些能给自己找到台阶下的托辞。
但这样的结果,是让教育的作用,一时间被扭曲得比“有出息”的概念,更加模糊。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听到许多教育上的新观点。
比如生命教育、创新能力、主体性…
当然了,这些“新理念”,最终也都归到了“素质”的大旗下。
而其意义,也被广泛地认为是“帮助成长,助人提升”。
坦白地讲,这说法本身是没错的。
但错就错在,过分地夸大了这些细分教育的作用,把以书本知识为基础的应试教育放到了次要的位置上。
难道高考的加分项上,会有“素质高”,或者“成长快”这一项吗?
不过,在减负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哪怕高考依然没有改变,也没有多少人再去提应试。
取而代之的,是劝家长别焦虑,劝学生多创新。
有用吗?
客观地讲,有用。
但是再有新意的创新,和再平和的心态,终归都需要一纸学历来为你提供展示的平台。
这一点,又有谁会去告诉那些“不焦虑”的家长呢。
前段时间,看了一段储殷教授在某教育盛典上的发言,我深以为然。
从开篇就“怼”了几位“新概念专家”之后,他便抛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
“别人都会告诉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你成长。
但有没有告诉过你,在任何国家里,教育的最终都是用来实现社会分层的?”
多少年来,虽然大伙都看到过身边的实例,但是谁都没像这样揭露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最终结果,是社会分层。
这和我们小时候,父母和老师所说的“有出息”,其实就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表达方式罢了。
扎心吗?
肯定扎心。
但我觉得,这或许比盲目的鼓励、梦想,和画大饼,要实际得多。
因为中考就摆在那,高考也摆在那。
不迈过这道坎,哪有那么多“机遇”给你去展示呢?
当然了,有人会说做个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好。
就连清华大学的教授刘瑜,不也接受了自己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吗?
但是,我劝大伙保持冷静。
因为她女儿的普通,和普通人的普通,压根就不是一个概念。
从家庭背景上来说,她是清华教授,她丈夫是国内著名的哲学家周濂。
他们所能给到孩子的教育,本身在高度、深度和广度上,就和普通家庭不一样。
而她女儿的“普通”,也同样和普通人不一样。
因为清华附小、清华附中,压根就不是普通人能进得了的学校。
这样的普通,和普通人的普通,在层次上就不一样,有什么可比性吗?
当然了,这两年高学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事,也挺多。
看上去,这似乎又再次佐证了“学历贬值”的说法。
但这和清华教授的普通女儿,是一个道理。
因为学历代表了应聘层次,一个“找不到工作”的研究生,退一万步说,也能在低学历毕业生希望的“好工作”上,优势尽显。
我承认,和过去比起来,如今的同等级学历,可能确实没那么值钱了。
但是它依然在大概率上决定着你将来参加工作后,是月薪过万,还是两千六百八。
作为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我曾经也对“唯分数论”吐槽不断。
但是了解了西方公立和私立的双轨制教育后才发现,这至少比拼出身、拼人脉、拼资本要公平得多 吧。
虽然储殷教授所说的教育结果,听起来让人有些扎心。
但是你反过来想的话,也会发现它也揭露了一个好处:阶层不像西方那般固化。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不才是真正的普通人,最迫切需要的吗。
应试减负,素质增负。
十几年下来,谁也说不清楚学生的“素质”,到底提升了多少。
但是每个人都看到了伴随着教育新理念的“升级”,应运而生的各种校外辅导机构。
我想,如果不能正视教育的主战场,正在从校园转移到校外的现实,或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回归应试教育,心无旁骛。
至少这样的话,农村的学子还能保留翻身的希望,而城市的学生,也能“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