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城
近日,媒体调查发现,在多款备孕、育儿App里都有孕妇声称自己吃过“转胎药”。一位自称已有“两个女宝”的妈妈说,怀第三个孩子时,怕婆婆生气,硬着头皮喝了“转胎药”。有女性声称,因为想要男孩,所以在怀孕42天时吃下“转胎药”,可是最后生下的还是女孩。
在21世纪20年代初听闻“转胎药”仍旧猖獗,瞬时让人有种穿越回上世纪的恍惚感。由于社会开放程度、教育程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在上个世纪我国重男轻女思想在很多地方根深蒂固,很多家庭为了要一胎男孩,想尽各种方法,甚至不惜违法罪犯。
囿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重男轻女现象难以有效制止。但在今天,社会文明程度有了长足提高,生男生女都一样早已成为共识,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鉴定胎儿性别,全社会都在努力男女平权的背景下,仍旧发生为了生男孩而服用“转胎药”的事件,实在是令人难过。
胎儿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经决定了,且无法改变,这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的知识。但这样的常识并不为一些群体所接受,服用“转胎药”,就是他们想要“超越”科学的举动。事实上,“转胎药”多为雄性激素药和一些中草药偏方,服用之后只会对孕妇和腹中胎儿造成伤害。
2012年,在河南驻马店,一个孩子因为母亲在怀孕时吃下转胎药,出生后“发育异常、性畸形”;2017年,在江苏连云港,一位4岁女孩“既有男性生殖器官,也有女性生殖器官”;2019年,在安徽淮安,一位15岁女孩被查出“无子宫且一侧卵巢缺失”……服用“转胎药”的后果着实令人后怕。
所以,不要以为21世纪就没有重男轻女,“转胎药”就是重男轻女思想尚存的例证。也正因此,面对服用了“转胎药”的孕妇群体,虽然我们有理由责怪她们太过愚昧,伤害了腹中的胎儿,但我们更要去谅解她们并鼓励她们站出来和所处家庭反抗。我们之所以无力指责这一群体,是因为她们所处的家庭环境、生活氛围,让她们无力摆脱甚至无力反抗,尤其是在一些宗法文化仍旧盛行地方,学识、认知是很难帮助她们挣脱传统观念束缚。
当然,售卖“转胎药”涉及非法行医,必须严厉打击。而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网络社交平台,也应该履行企业责任,尽可能的让售卖潜藏于互联网上的售卖“转胎药”商家无处藏匿。就如同奶粉广告中不得直接出现可替代母乳的相关词汇,也不得令人产生联想。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算法运用应该在此方面发力,从根源上让“转胎药”销声匿迹,这也是间接帮助深受重男轻女思想伤害的孕妇的一个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