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闻办1月15日举行“办民生实事 向市民报告”系列发布会。第一场主要发布西安市2020年以来教育强市建设情况以及2021年的工作规划。
2020年秋季开学西安共投用新建、改扩建学校195所,新增学位19.4万个。增投入。全市财政教育支出210.63亿元,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7%以上。下达了30亿元学校建设奖补资金。
2020年西安市共招聘公办教师7833名,培训校园长教师37.6万人次,交流各类教师9504人。落实7.05亿元用于提高教师绩效增量,确保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全市1052个“名校+”教育联合体覆盖学生107万人,新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1451个、“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60个,投入15.2亿元重点改造提升202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
2021年,西安教育部门将主要从增学位、强队伍、提质量、促发展、塑品牌、抓师风、保安全、优服务等8个方面持续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一是加快建设增学位。严把学校建设工程质量关、项目进度关、设备配备关、环境检测关,确保126所学校秋季开学如期投用,新增学位10.8万个。
二是优化师资强队伍。加大招聘力度,按照“1+5”教师招聘模式,到今年7月底招聘教师7000名以上,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加大培养力度,实施校园长领导力提升和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计划,培训校园长、教师20万人次以上,培养市级骨干教师1500名、卓越教师200名、教育家型教师50名。保障教师待遇,确保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三是优质均衡提质量。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力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创建工作,重点指导新城区、阎良区、高陵区达到国家验收标准。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遴选220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对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提升,办更多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加快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确保全市公办幼儿园及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50%以上,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加快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全市创建市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9个、示范校30所、样本校40所,建设特色部室100个、普通高中新课程基地60个、重点学科260个。
四是加大改革促发展。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区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持续深化招生考试改革,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落实好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确保招生入学平稳有序。积极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对县域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开展综合评价,努力构建“国家监测评价+西安特色监测评价”体系。
五是提升内涵塑品牌。打造西安“三名+”工程创新品牌,加快完善动态监测评估和考核奖励机制,推进“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深化升级和深度融合。全市再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251个、 “名师+”研修共同体600个、“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40个。打造西安思政课教育创新品牌,持续落实全市学校思政课创优行动方案和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常态化听评讲思政课机制,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
六是立德树人抓师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落实《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建立完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七是强化监管保安全。守牢卫生防疫安全底线,持续扎实落实好疫情防控及传染病防控各项措施。守牢校园安全底线,巩固全市学校封闭管理、保安配备、一键报警接入率“3个100%”建设成果。在全市中小学建设一批安全体验教室,加强各类安全应急演练,努力为广大师生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八是多措并举优服务。深入实施课后服务工作,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强化日常监管,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全面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确保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农户中的边缘户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不辍学。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教育系统政务服务事项便民化、标准化改革,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西安市
按照《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整体安排,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430所,新增学位38.95万个,以保障适龄青少年儿童入学、入园需求。
2020年全市已建成并投用中小学、幼儿园195所,新增学位19.4万个。到今年秋季开学前,还将建成投用126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项目总投资约137亿元,总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可增加学位10.8万个。
126所学校建设项目确定以来,各相关区县、开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迅速行动,持续作战,全力推进工程实施,所有项目已于2020年10月底前全部开工。截至目前,已竣工19所、主体封顶54所、主体施工47所,正在基础施工6所。
莲湖区
2020—2022年,莲湖区将新建改扩建校园13所。2020年6所新建改扩建校园已全部投用,新增学位3780个。计划2021年9月投用的莲湖第一学校等3个项目主体全部完工,建成后可新增学位3405个。
办学质量显著提高。全覆盖推进“名校+”工程,认定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11个。组建7个教育集团,实施14个公办学校提质工程,创建市级特色高中2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021年,莲湖区将确保莲湖第一学校等3所新建校园提前竣工、秋季投用,全年新增学位3405个;持续扩大学位供给;认真落实军人、一线医护人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大力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化教育集团化管理,通过委托管理、联合办学等方式,实质性推进与名校深度合作,组建一批跨区域教育联合体。 深入推进“校长职级制”、教师“区管校聘”等改革”;优化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发挥绩效导向作用,继续设立“三个100万”奖励资金,充分激发师资活力。创新教师招录方式,扩大“先面试后笔试”试点范围;新招录教师200名。强化教师业务培养,开展专项培训8000人次以上。强化名校长、名师引进,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40个。
雁塔区
2020年,雁塔区全区教育资金投入12.4亿元,雁塔二中、二小、六幼等7所学校建成投用,新增学位8430个,满足了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需求。
组建 “名校+”教育联合体市级22个、区级25个;“名师+”研修共同体市级22个、区级42个;“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市级5个,实现了“名校+”工程全覆盖。大雁塔小学西沣分校等多所学校已成长为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新优质学校。
2021年雁塔区教育部门将着力下好“五步棋”: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支持学校建设、教师配备、教育改革等重点工作,确保全年教育总投入不少于10亿元。
二是加快学校建设。计划建成投用学校、幼儿园9所,增加学位9800个,着力解决重点区域入学矛盾。
三是配优教师队伍。完善教育人才引进机制,加大教师招聘工作力度,确保引进教师300名以上。
四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启动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积极探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径。
五是完善服务体系。确保全区公办园、普惠园占比分别保持在50%、95%以上;力争年内高标准建成1所特教学校、1所职教中心。
经开区
2020年,经开区完成4所学校新建、改扩建任务,新增学位9000个,超额完成学校建设任务。2021年新建学校7所,新增学位7950个,现已提前完成2所学校建设施工。
大力推进“名校+”工程,新组建2个市级、31个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实现了区级“名校+”工程全覆盖。
2021经开区新建、改扩建学校7所;
有序开展义务段招生及教师招聘工作;
公办园及在园幼儿占比均保持在50%以上,普惠性民办园及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5%以上;
引进名校长、教学名师、优秀中青年教师4人,实施校长、教师跨区域和区域内交流轮岗不少于27人;
新组建2个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创建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和绿色学校8所。
航天基地
2020航天基地投入资金14.2亿元,去年新投用幼儿园、小学4所,增加学位4590个;接收移交学校20所,全面实现一元化管理。学校数量从2019年的5所,增加到29所,在校学生2万余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到2025年实现总体目标: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多样化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新基建效果逐步显现,创新教育品牌基本形成,“航天基地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好学校上”成为现实。
2021年,航天基地计划投入资金34.4亿元,实施“五大工程”,推进中小学学校、学位、教师三个倍增,打造“优质教育”“卓越教育”“品牌教育”“智慧教育”“满意教育”。
一、实施学校建设工程,打造“优质教育”计划投入24.4亿元,投用10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学位3240个;建成航天六小、航天二中等4所中小学,新增学位7170个;启动航天城第八学校等6所中小学建设,不断增强学位保障能力。
二、实施强师兴源工程,打造“卓越教育”继续推行“1+N”招聘模式,以社会公开招聘为主渠道,灵活组织高层次人才引进、名校长全球招聘、清华北大专场招聘等活动,全年拟招聘教职工600人。
三、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打造“品牌教育”依托航天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推行探究性、项目化学习。探索组建“集团化办学”“一长多校”等紧凑型“名校+”教育联合体,2021年组建8个“名校+”教育联合体和10个“名师+”研修共同体,开展特色“名校+”、好微课、好课堂等评选活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实施教育新基建工程,打造“智慧教育”围绕智慧教育系统,扩大硬件配套,打造30间智慧教室,提供全国优质教学资源,形成航天创新课程体系,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五、实施五育融合工程,打造“满意教育”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美育发展格局。
来源:陕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