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人生走向的岔路口,选择往往比努力重要。
考上大学选什么专业?考上研究生选哪位导师?当然,也包括毕业之后选择去哪座城市工作。
省会城市往往高教资源集中,但任职门槛更高,生活压力也更大。优秀的人毕竟是少数,有多少青年博士成为非升即走的淘汰品,又有多少水平不够突出还在挣扎的青椒,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里子面子都顾不全。
博士毕业即将三十而立,在面对生活压力和学术理想的权衡考量下,很多博士选择来到三四线小城的地方高校,既然在省城只能做凤尾,何不尝试在小庙里冲击一下鸡头?
01
三线小城压力小
王小明(化名)去年于某985高校材料学博士毕业,在博士期间发表3篇二区及以上SCI论文。读博期间他和导师的关系要好,导师曾不止一次表示,希望他能留在省城,将来互帮互助。
但导师自己也是刚从国外引进回来的学者,在省城并没有过硬的人脉,对他的留校或去其他省内头部高校的帮助甚微。
他也曾仔细考虑过留校或者留在省城稍差一些的高校工作的可能性,但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省城,来到了离家不远的A学院——一座三线小城的二本高校。
“像我这样的穷博士,在省城买房的压力实在不小。但是A市的房价就亲和很多,我去单位周边实地询问过,房价也就4000元左右每平方,按照目前A学院能够给予的待遇,算下来我还有余钱买一辆家用汽车,这样在A市的生活压力会小很多吧。”
根据A学院官网所公布的最新的博士人才引进待遇,如果将将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租房补贴简单相加,一般博士所获的资金都在50万元左右。若无需安排配偶工作,还能追加补助。这对于一般的博士毕业生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王小明将这笔账算得很明白。
优渥的待遇对像王小明这样的寒门学子是极具诱惑性的。大多数博士毕业年近而立,一系列现实的生活压力摆在面前,若短时间之内能获得一笔颇丰的经济支持,则能让工作毫无后顾之忧。
但当谈到入职近半年来的工作感受时,王小明显得有些无奈,从直属领导到整个学院的科研环境,他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
“自从来了这边教书之后,一个有质量的全国性的大会邀请通知都没有收到过,我读博期间都还每年去参加过好几个。”
他觉得现在的A学院没有什么科研话语权,所以很难获得一些会议的门票。这样的工作现状让他心生担忧,就他所研究的材料学专业来说,如果不能保持和国际研究前沿接轨是非常危险的。“这样的状态如果持续几年的话,那我可能也只能教教本科生的基础知识了。”
小城市虽然房价低,生活压力小,但同样面临基础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母亲的看病问题成为了王小明一块心病。
“整个A市只有一家三甲医院,复杂一点的病都需要去省城看。"王小明因为自己的生活经验所致,对于高质量的医疗条件格外看重,“如果我在省城,我母亲看病就没必要专程跑一趟了。”
02
回家是唯一且最好的选择
毕业于某211高校自动化专业的马冬梅(化名)则从没有过在家乡之外地区工作的打算。“家人都在这里,那我还需要去哪里?”她认为自己在城市方面根本无需选择。
马冬梅本就是A市人,在大学就读期间一直与老家的同学恋爱,男友在大学毕业后就回A市某中学任教,二人目前已经做好了结婚的打算。她博士毕业后正好赶上A学院人才引进的政策,便在家人的一致赞同下回到家乡,进入A学院任教。
“我是土生土长的A市人,爸妈和未来公婆在这里各有两套房。所以我的安家费完全可以拿来提升生活质量,未来生孩子也没有什么顾虑。”
回家工作,是马冬梅唯一也是最优的选择。但在具体工作中,她也有不少烦恼。
”实验室建设想要动用一些相关费用必须经过主管领导的签字,每次过程都非常糟心。有的时候钱不多,我们都是自己买了,懒得去报账。运气不好的话,钱没报到,还要挨一顿训。”
在她的描述中,A学院哪怕是学术讨论,都有很重的人情味。谈到未来的规划时,她给出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她说,“为了将来孩子读书,希望能往省城动一动吧。我自己就是这里长大的,这里的基础教育怎么样,我再清楚不过了。等我孩子到初中,就去省城念。”
医疗和教育的条件不是A学院内部能够保障或提升的,但是它却着实影响着青年人才是否还愿意留在A学院工作与生活。
03
三线小城的苦与乐
二本高校虽然稳定,但平台小、讲人情,小城虽然安逸,但城市配套资源不足,这或许就是大多数三线城市青椒的苦与乐。
选择固然重要,但并不能决定一切,就像马冬梅,回家可能是她当下的最优解,但她也同时在为走出去做准备。王小明在满足物质条件后,仍然对学术理想抱有期望,或许若干年后他会以A学院为跳板,去更大的平台施展拳脚。
与双一流高校相比,一些三线城市的二本院校也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但却面临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难题。在这样一个“重金求才,奋力追赶”的特殊时期,二本院校依靠中央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的帮助以及自身需求,在人才引育上不断发力,这对青年人才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