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了这样一个事件,有个6岁的女童被老师殴打的进了医院。根据老师的解释,这个女孩在一节课上,明明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却没有好好完成她布置的作业。
一气之下她把女孩叫到办公室,借了同事的板子打了女孩屁股几下,但有些严重,之后女孩被送去了医院。
老师觉得事情不应该被闹大,她自己也不应该被告,很理直气壮的在家长群里发消息,替自己辩解道:她不哭不躲,我以为板子不痛。
可她的举动遭到很多人质疑,难道自己不知道板子上有钉子,就可以殴打学生吗?难道学生不哭不闹就说明打的不严重吗?
很多人都费解这一件事情,不理解为什么这个老师觉得自己体罚学生是正确的,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再允许老师体罚学生。
不管老师打的重还是不重,既然涉及了打这个字眼,这就是一件不该有的行为,也不管孩子是否反抗,老师若打了学生就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老师不能体罚学生的原因
1,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儿童时期,不仅仅是孩子长身体的时期,也是培养形成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小孩敏感又脆弱,更需要的是鼓励。
有研究发现,从小便受老师青睐的孩子,长大以后成才的机会更大。而从小就在学校不被重视的孩子,成年后大多会成为社会上默默无闻的一员。
如果老师当着全部同学的面对孩子进行体罚,那么之后他会容易变得自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不爱交流,更严重的情况下,会有厌学心理。
2,怕老师发泄个人情绪,造成孩子的严重伤害
有些老师用板子教育学生,着实是为学生着想,恨铁不成钢。但有些老师,却没有这么高的职业素养。这些年来,也是因为这些没有职业素养老师的存在,才使得禁止体罚学生,成为了法律规定。
这些素质低下的老师借着教育学生为学生好的名义,私自泄愤,宣泄对于世界或者是工作的不满。
我们不否认,真的有好老师的存在,但我们也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个老师都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为了有好的教学环境,也为了祖国的未来,不体罚学生的规定应该受到尊重,也应该被遵守。
古书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也许是因为有类似的道理,一些旧思想的老师,认为只有学生感到疼了,才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
但了解了体罚殴打学生的不利之处后就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而且也不是只有打学生这一种教育方式,老师们可以试试以下几种。
1,反其道而行之,实行奖励机制
老师应该从源头注意,不要觉得当初自己上学的时候没少挨打,自己的学生也应该如此。可以换一个思维,比如奖励有进步的正直学生,让同学之间自己形成激励。
例如:成绩高的有奖,成绩进步了的有奖,为班级做贡献了的有奖,积极回答问题也有奖等,尽可能地让得奖励的同学覆盖面广一些,让极个别没有奖的同学,主动向前靠近。这样的方法一旦实施,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也会增高,会更加热爱这样的老师。
2,积极地和学生沟通,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的形象不一定都是严肃的,可以是温和的,友善的。老师不一定需要学生以谦恭的态度对待,可以成为他们交心的朋友,有着同等的地位。
学生为什么需要上学,就是因为他们年龄小没有阅历,对什么都很感情用事,这个时候,老师应该耐心站在他们那种涉世未深的角度上考虑一下问题。
然后以一种温和的态度去和他们沟通交流。就比如上述提到的老师,明明可以将孩子叫到办公室问一问,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还是心情不好,为什么没有好好完成任务。
然后给她一些鼓励,而不是质问和殴打,这样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另一种,学生不会受伤,老师也不需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何乐而不为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所有的老师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耐心又用心的去教育,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