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已经走过很多年。职称评聘的初衷就是提高教师从教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靠边站”的激励机制。但是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开始限制名额:教师就算符合职称评聘的所有条件,但因为名额限制而被“卡”在那边,有的一“卡”就是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也并非没有。
那么,教师职称限制名额,能否激发广大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呢?作为一线教师,我有以下一些话要说:
首先,采用名额限制可能会滋生职称评聘不公正的“腐壤”。
职称评聘采用名额限制,到底谁会先评上职称?“有头有脸”的人优先考虑,“情商较高”的人优先考虑,校级领导优先考虑……但对于那些不懂得如何“打通关节”、“情商较低”、“人脉资源”不够的老师而言,职称评聘则很难发挥公平公正的作用,甚至会成为教师从教积极性的“绊脚石”。
其次,真正优秀的教师在职称限制名额后不一定能如愿。
我有一个同行的朋友,他比我还惨:他所在的地区职称评聘的名额“冻结”了二十年,他现在还是传说中的初级教师。是不是他还没达到职称评聘的条件和资格?不不不,他符合所有的条件,他的教学业绩非常棒,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和统考,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只对他回复了三个字:没职数。
“没职数”就是没有职称评聘的名额,“没职数”意味着他再优秀也只能继续等下去,等到职数“从天而降”的那一天。但是他的其他朋友却告诉他:如果再不在职称评聘方面“走动”,再不找人“打通关节”,别说再过几年,就是他退休的时候可能还是初级职称。
在“透明度”不够清晰的职称评聘名额限制之下,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否如愿以偿地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呢?答案扑朔迷离,就算评上可能也需要逆天的运气。当然,如果运气不佳的话,或许就算等到石头开花马长角也不一定能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
第三,近年来让职称评聘“寿终正寝”的呼声越来越高。
最近几年,一线教师想要让职称评聘制度“寿终正寝”的呼声越来越高,还有一部分老师认为职称评聘不要设太多的“中梗阻”:教师达到一定的教龄之后就应该直接晋升相应的职称。为什么教育领域中会出现这两种声音?最大的原因就是职称评聘设置“莫须有”的限制名额方式“冷却”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朋友们,你们认为教师职称评聘限制名额的做法如何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