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北大社会学教授渠敬东的演讲,想起了之前写过一篇《北大教授:比不爱读书更可怕的是,一个孩子不贪玩》,内容也是基于北大教授郑也夫的演讲,他也是社会学系的。
看起来社会学系的教授,可能都比较爱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他们也都能有独特的角度。
还是老规矩,我们一边叙述渠教授的观点,一边加入自己的观点,采用夹叙夹议的风格。
教育陷入全面竞争
渠敬东教授演讲的主旨,是说我们需要反思,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现在不少学校给出的教育模式,是让学生们每时每刻都处在高强度的竞争中,渠教授举的例子是大学的绩点制度,是让学生在每一个课程、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自我管理上都要获得成功。
渠教授说的是大学,一般家长们更关心的是中小学,为了考大学,考好大学,中小学的竞争,比大学可能要激烈得多。
笔者(超人爸爸)印象中,自己上学那会好像还没有“月考”这个说法,最多叫小测验,也不排名,只有期中、期末的考试才排名。
但现在,小学可能好点,一旦进入中学,月考在各个学校,都已经非常普遍了,我也经常看到,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月考成绩而焦虑。
不知道有没有半月考、周考之类的说法,搞不好初三、高三可能有。
学校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时时鞭策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但这样也成了渠教授所说的,要让学生在每一门课、每一次期中、期末考试、每一次考试、甚至每一次小测验中,都要赢。
也就是,陷入了全面的竞争中。
这样的竞争,会把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变成丛林,每个人都必须时刻小心翼翼,精神紧张,生怕弄砸了某一次考试。
而为了要每时每刻都能胜出,就必须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休息时间进行详细的挤压和规范化,以期压榨出每一分钟时间的“剩余价值”。
但是,不论每个人怎么努力,最后的结果,也只有极少数人能“赢”,多数人还是因为排名的唯一性,成为输家。
而且,在这个竞争机制中,不论输赢,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全面压抑的状态。
所以,渠教授认为:
当每个人在每一刻都胜出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注定失败了。
如果只为了“赢”来确定教育目标、任何时候的成绩名次都会是你的“瘾”,那就像吸大麻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年轻人过早地夭折。
教育要重回学生的健康
渠教授认为,教育应重回学生的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
他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个学生,一学期要学11门课,学生们也很拼,经常熬夜。这么大的强度,换他他也受不了。
我们昨天才写的《为什么大家都在批判职场996,却对孩子们6117熟视无睹?》,其中也提到,孩子们长时间早起晚睡,连睡觉时间都不够,身心健康真是很难保证的。
除了健康,还要其他方面的损失。
中学生、大学生们为了搞定这么高强度的学业,就没有空余的时间了,在多年高强度的竞争状态下,学生们普遍都很累,不光身体累,心也累。
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也就没有了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很难对学习之外的东西,再有热情,再有兴趣。
然而,一个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长久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和忠贞,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热爱和兴趣
在《北大教授:比不爱读书更可怕的是,一个孩子不贪玩》的文章中,我们写过,郑也夫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说法。
早些年,他见到自己带的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兴趣?
学生们都是一脸问号,过一会,表情变成无辜。
他对此的解读是:老师,你为啥不问我是哪的状元?十二年寒窗苦读,经过千军万马的厮杀,好不容易进了最高学府,你问我有啥兴趣?
我没兴趣,我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用来考状元进北大了,你们谁给我发展兴趣的时间了?
北大的学生都这样,其他学校呢?
这可能真是一件挺悲哀的事。
但是,好像又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很多家长会说,嫌累你可以不用学啊,又没人逼你,你不学有的是人在学。
别人都学你不学,等着将来搬砖吧。
所以,现实是挺让人无奈的。
解决之道
在演讲的结尾,渠教授是这么说的:
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的状态,用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来扼杀教育,扼杀我们的未来。
所以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心,让他有能力去喜欢他喜欢的事情、去追寻他所敬仰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于他能够与世界和解,能够在前辈和后代之间,扩展出连续的生命,而不是每一次的竞争中,“赢”得只剩下了孤家寡人,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
他说的这个比较高大上,但具体怎么做,他没说。
之前郑也夫教授的说法,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他说,如果你上大学之前,都没有发展出自己的兴趣,那么大学四年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再错过,以后就别想了。
这时候,你敢不敢不去伺候绩点?
如果你不敢,也许你会挺成功,学习好、成功保研,但是,你这辈子都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了。
如果你敢,你就要承受相应的压力,你可能成绩没那么好,想保研也没戏了,但你可能利用了这最后的四年时间,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发现了自己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同理,在中学的时候,你会不会、敢不敢不去那么拼名次,给自己空出来一点时间,做些学习之外、自己有兴趣的事?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大家都在批判职场996,却对孩子们6117熟视无睹?
北大教授:比不爱读书更可怕的是,一个孩子不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