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看到群里已经有老师收到了乡村教师奖的证书和奖杯,那天晚上内心很是忐忑。第二天下午,在常务会议结束后,学校在会议室为我举办了颁奖仪式,当知道自己从5000多名参选教师中脱颖而出,脸上抑制不住的激动与喜悦。
我是以代课老师的身份投入到乡村教育中,尽管每月只有2000多元的薪酬,但当我决定踏入这道门槛时,心里已经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能被别人称为“老师”,是值得一辈子炫耀的事。
为了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我们家的教育情怀已经传递了三代。为了自己的教师梦,母亲曾每天休息四五个小时,父亲偷偷打工遭遇车祸卧床数月,外婆甚至拿出了她微薄的退休金补贴家用。
家里省着买冰箱、买手机的钱,让我参加线上、线下的教研培训。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忽略家庭与孩子,这让我对同为代课老师的妻子怀有深深地歉意。
朋友劝我到西安发展,同事建议辞职专职补习,甚至城里一些教育机构也对我伸出橄榄枝。但我认为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如果我离开乡村教育岗位,日子会过得好一点,但是我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孩子们。只想自己现在辛苦一点,让孩子们将来走出大山后幸福一点。
在学校发起的感恩活动中,我收到了一位转校生苗海晨的回信,信的内容只有一句话:我希望母亲每天都在家,这样家里到处都是彩色的。在学生心中,母亲在的每一天都是节日,母亲离开的时光哪有快乐而言。这个我曾经带过的孩子,一直承受着没有妈妈的困扰。
听说在转来这所学校之前是一个全校有名的顽劣分子,却在我的班级发生了很大变化。每次作文都在仿写的他,竟然主动写了一份关于思念的信。
虽然是寥寥数语,还带点语句不通的成分。但一个孩子能多坚强呀?不过是在别人面前伪装起自己的脆弱。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最幸福的事,是家人回到家庭,重新走进他们的生活。
写信的那个四年级男孩,有时专门跑到三年级教室,当众抱着我的大腿说“老师,我就看着你亲,不想让你走”。
或许,我在他成长过程中间接替代了母亲的角色吧!谁说学生一定要规规矩矩的,俯下身子去参与我们的喜怒哀乐,或许才是最好的教育形态。
我不是一个好老师,非师范专业毕业,没有专业的文凭证书,但我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保留着一份纯真。
妻子经常“抱怨”:“你把学生看得比自个儿娃娃都亲”。因为单亲、留守家庭的特殊情况,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之外,更多了一些亲人间的关心与爱护,包容着他们童年的小小心事。
学生们喜欢跳舞,但乡村学校没有专业老师。我便积极引入互加网络课程,学生一学期可以学习好多舞蹈,在互联网上每所学校还有被展示的机会。当直播互动时,他们跳得格外认真,看着屏幕中的那个自己傻傻的笑。
为什么喜欢美术?“可以画出许多有趣的东西”、“可以让我画心里最想画的画”……美术课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不管好不好看,学生敢画了;不管现不现实,学生敢想了。
我喜欢收集学生的这些素材,不过刚开始拍照的时候,学生会觉得不好意思;但现在争着抢着要我拍照,因为老师会发到网上,让他们的父母看看我们的变化。
接触了了互联网,乡村孩子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每个人心里的想法都和原来大不相同,之前你问我们“长大以后要干什么”?有的学生会说“拦羊”、“种地”、“揽工”……因为家庭的贫困,自个儿又学得不好,学生只能有这样很无奈的选择;但现在他们却会想象着自己期望的未来。
网络课程使乡村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学生参与互联网舞蹈、朗诵等全国性活动,多名师生因为表现优异受邀外出培训。还开通信息技术课,使原本处于闲置状态的微机室活跃起来,三至六年级开启了自主探索世界的窗口。
大学毕业后我尝试过很多工作,但从没有哪份职业,能够像教师一样足够的安定,我觉得内心仿佛找到了一个家。同事们说我把教育当作生活,学生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如果带着欣赏与包容的眼光,你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与众不同。从没有想过能够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可能正是因为多了一些努力与坚守,才让这份荣誉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