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妇联在新闻发布会上建议:增设夫妻共用育儿假,强制男性休假不少于育儿假的1/3。这一消息再次将男性陪产育儿假和男人陪产育儿问题推到舆论前台。
据悉,2020年9月,上海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组织开展“家庭生育行为影响因素及政策支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生育水平处于极低水平,家庭平均生育1.08个孩子。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也较为低迷,家庭平均生育意愿为1.3个孩子。于是从保障生育期妇女权益出发,该市妇联建议增设夫妻共用育儿假,强制男性休假不少于育儿假的1/3。
男性育儿假,或称男性陪产假、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我国不少地方均设立了男性陪产假。陪产假最短的为天津、山东两地,为7天;其次是上海,为10天。北京、河北等省份的陪产假都为15天。
然后,男性陪产假的落地情况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常常沦为“纸面上的福利”。
一方面是“钱”的问题。有些家庭为了不影响工作和收入,宁愿放弃陪产假;而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很多职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导致职工不敢休陪产假。
另一方面,男权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成为思维定势,在男人的潜意识中,生养孩子是女人的事情,让不少男人成了甩手掌柜,不积极主动参与育儿事务。
因此实施男性育儿假,不能光有纸面上的“假”,更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努力。
首先,政府要通过立法来保障父亲的育儿权益,更是通过立法在呼吁父亲更多地要参与到养育孩子的生命全过程。企业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保障休假人的合法权益。让男人能更加放心、安心、舒心等休育儿假。
2017年,《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提交审议,草案中首次提出男性共同育儿假,鼓励单位给男性多放5天假回家带孩子。就是很好的尝试。
其次,男人要担当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发挥好育儿假的作用。因为女性生产期间,除了身体虚弱,常常会有沉重的心理压力,情绪容易波动,更易罹患精神抑郁。这时候,丈夫的陪伴,无疑是最温暖的支持。
同时,也有利于新生儿智力发育。据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份研究表明,如果父亲在婴儿早期生活中的参与,会对孩子将来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他们在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会表现得更出色。
要杜绝形式上的男性育儿假,杜绝“丧偶式婚姻”及“单亲式育儿”等不正常的家庭婚姻形式。男人呵护疼爱妻子,有心更甚于有“假”。用心呵护,天天都是“陪产假” 。
第三,相关部门倡议和监督男性陪产假的落地和具体落实,宣传男性陪产和共同育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次上海市妇联“增设夫妻共用育儿假,强制男性休假不少于育儿假的1/3”的建议,对优化生育环境,平衡女性就业与生育的冲突,保障女性就业和职业发展,促进男性育儿假的落地有着积极的作用。相关部门还要对男性陪产和共同育儿假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有处罚方案及机制,保障该假实在落地。
男性育儿假,有假(期)不能有“假”,有假更要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