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16市教育局局长有话说(四)

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德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 张书鹏

会议对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做了全面部署,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提振士气、鼓舞人心,为我们做好2021年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020年通过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加强家校合作育人,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校合作育人”工作意见》等,促进家校共同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市共有24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7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中小学心理学专业或持有心理咨询相关证书的教师388名;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全市86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行网上报名和阳光分班;深化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职级制改革,11个县市区的教师职称评审权划归教育部门;所有县市区均建立了后备校长、校长培养培训和定期交流机制。

2021年将紧盯“六个关键”,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一是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不断提升保教质量。

二是建立大班额化解长效机制,落实好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进一步深化实施中小学“网上报名”和“电脑分班”制度。

三是高中教育围绕扩充优质学校学位总量,实行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四是职业教育抢抓部省共建机遇,拓展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对接国赛、省赛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专业群,为全省职教高地建设提供基地、试验田。

五是高等教育深化与中北大学的合作,深化与德州学院校城融合,在人才汇聚、产业对接、科技园攻坚、文化引领等九大方面共享共用。

六是解决好学生午餐配餐、冬季取暖、厕所革命问题,抓好四点半学校建设和困难学生资助,办好特殊教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威海市教育局

威海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东晖:

会议回顾工作全面客观、分析形势科学透彻、部署任务精准务实,在“十四五”起势开局的重要时期为教育工作者们“撑腰鼓劲”,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指导意义,是兼具民生温度的“完美答卷”和担当力度的“教育蓝图”。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项目名称:“三项举措”深化“一校一品”学校党建品牌创建,提升党建与教育深度融合水平。

一是细谋划。将“一校一品”学校党建品牌创建专项列入市委教育工委2020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一校一品”品牌创建暨党建创新项目建设的意见》(威教工委发〔2020〕3 号),明确主要目标、方法步骤等,引领学校党建品牌建设与教育教学共融相通。二是优指导。召开多轮工作推进会议,组织典型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和示范培训,“一校一案”指导改进实施办法。三是提质量。2020年11月,开展全市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评选活动,累计评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通过通报、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引导各校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推广一批“叫得响、立得住、可借鉴、可复制”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品牌。2020年,我市2所学校党组织被市委组织部评为“红色引擎”党建示范点。

(二)项目名称:建立技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贯通学制和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机制。

2020年,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为抓手,创新施策、压茬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威海市作为代表在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专题研讨班上交流发言,向全省交流展示我市职教高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统筹规划全市职业院校发展方向,研究制定《威海市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出台了《威海市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实施方案》《威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文件。

二是提升人才培养层次,通过职教高考、中高职贯通培养等多种形式,拓宽学生升学渠道,2/3以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全市18个企业获得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列全省第2名;新遴选中职现代学徒制项目4个,新组建教职集团5个,建设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20多处。

四是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承办了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职组赛项和3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赛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综合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2021年,我们将紧扣新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威海百姓对更优质教育的期盼,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总抓手,固基础、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实现威海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是学前教育重点突出“幼有优育”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1560个;深化城乡薄弱幼儿园结对帮扶机制建设,争取率先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验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二是义务教育重点巩固“优质均衡”成果。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任务,巩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建设实施成果,抓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全面落实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系列任务,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模式,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和近视率“一升一降”。

三是基础教育重点实现“多元特色”培养,推进8所省级普通高中改革发展重点任务试点学校和7所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试点建设,加大优生培养力度。

四是职业教育要重点提升“高效融合”水平。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争取1-2所高职院校、2所中职学校进入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行列,中高职分别有2个专业群进入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行列;重点建设10-15个急需紧缺专业;深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和“职教高考”教学管理,2所以上优质中职学校探索开展五年一体化长学制培养;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职业院校职教集团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东营市教育局

东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红军:

这次会议紧扣我省教育发展实际,对2021年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有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十四五”精彩开局提供了方向和指引,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局长突破项目:东营市全面推进家庭教育,构建家校共育体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的重要指示精神,东营市全力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着力打造“爱的智慧”家校共育品牌。市教育局印发《全面推进中小学家校共育实施方案》,将家校共育作为对教育满意度、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将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工作量。加强“东营市家校共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评出首批45所示范学校。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全市17590名教师参与家访。开设“爱的智慧”公益讲堂,开展家校共育培训11期。大力开展家校共育研究,54项课题立项为省级家庭教育课题。东营市家校共育工作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攻坚典型案例。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改革创新研讨现场会、山东省“终身学习有家也有我”教育论坛暨家庭教育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

2021年,东营市将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超前谋划,出台实施《东营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启动建设31所中小学、幼儿园。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制定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确保普惠率保持在93%以上。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加快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管理标准化要求。

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品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深化家校共育工作,全市40%的中小学校创建为“家校共育示范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师补充、交流轮岗等改革,着力培养“四有”好老师。

坚持服务理念,大力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发展,努力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群)。加快推进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建设。

五是坚持安全底线,继续高标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教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切实做好教育系统维稳风险隐患治理,努力为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临沂市教育局

临沂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海玲:

“十三五”期间我省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这充分体现了省教育厅领导班子崇高的为民情怀、深厚的教育智慧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对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的谋划,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催人奋进,为开局“十四五”、建设“教育强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基层很受启发、倍感鼓舞。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20年临沂确定了两个局长突破项目:

全市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全面清零”。临沂共有中小学生173.5万人,大班额数量占全省近1/3,化解任务异常繁重。我市通过“建新校、腾场所、集团化办学”等方式,进行集中攻坚,投入240.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11所、幼儿园991所,新增学位56.3万个;移交腾退机关企事业单位闲置场所57处,全市化解56人以上大班额、超大班额13074个,“大班额”实现史上首次清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经验全国推广。以创建全省唯一一个中小学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市为契机,市委印发《沂蒙精神发扬光大工作方案》《“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十大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红色基因传承工程。2020年7月1日,市人大通过《临沂市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条例》,为实施红色教育提供政策遵循和法律保障。编写并免费发放《沂蒙精神教育读本》84万册,开发《沂蒙精神教育》课程,填补了我省高中学段沂蒙精神教育课程的空白。依托丰富资源,建设红色研学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全市建有红色教育国家级营地1个、基地3个,省级基地10个,市级基地23个。2020年11月,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课改实验区红色教育现场会在临沂召开,井冈山、延安等全国16个实验区200代表参会,红色教育经验全国推广。

一是科学规划优布局。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新建、转化、提升一批高职院校;将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费县)搬迁至主城区。二是聚焦质量保民生。启动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多元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加快打造临沂科技教育创新城。三是固本培元强队伍。计划补充事业编制教师5000名。制定教师减负清单,实施校长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教师管理提升和名师引领工程。四是攻坚克难促改革。制定《总体方案》落实工作清单,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争取承办教育部红色教育现场会,积极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探索育人方式改革。五是系统治理求实效。规范办学教学行为,深化教育督导改革,深化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抓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探索建立校园安全隐患“政府台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山东教育卫视《教育新闻》出品

微博:@山东教育新闻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