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京誉君和一位亲戚闲聊,这位亲戚在某通信类国企工作,在聊到大学生的时候,他说现在他们单位考进去的,很多都是985/211大学的研究生,人大、山大都有,并且感叹: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农村孩子,考上研究生,找这么个单位,是不是眼界问题?
还说如果城里孩子是985/211等名校研究生毕业,大多都会去一线城市大企业或者大公司了,年薪几十万上百万了都有了,这差距也太大了。
其实,近来关于“寒门富养”的讨论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讨论中来,一时间,“寒门富二代越来越多了”、“寒门学子娇生惯养”的舆论声此起彼伏!
“寒门富养”顾名思义,相对来说不太富裕的家庭平时省吃俭用,但在孩子身上却很舍得花钱——一双700多元元的名牌运动鞋只穿一个月,为明星偶像打榜每月花掉1000元,“寒门富养”在许多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鲜见。
一面是披星戴月、含辛茹苦的”打工人”父亲,一面是身穿名牌、挥金如土的”上学人”孩子,如此鲜明的对比令人五味杂陈。为了满足子女的高消费苛责自己、不计条件、不遗余力,这样的“伟大”难免过于偏激。
一方面,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用尽办法,宁愿自己吃馒头也要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明明家庭条件一般,却把孩子当成“富二代”一样培养。
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很有可能养出骄奢无度、心安理得的“巨婴”。有关年轻人过度消费、不知疾苦的报道不乏寒门子弟。
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寒门学子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
除了建设祖国这种对所有国人都成立的事情外,寒门接受教育就是为了让他们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实现阶层上升。可是“怎样才能实现阶层上升”“寒门究竟应该上升到何种程度”却没有人回答。
努力苦读,用文凭和技能找一个好工作,这是阶层上升的一个维度。在学生时代时就开始习惯于“中产或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玩音乐摄影,用奢侈品,等等)以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交叉,才能在走上社会后更好地融入“中产或上流社会”,这也是一个维度。
没有任何条例规定寒门在学生时代只能“苦读”,“努力读书”+“提前习惯上流社会生活方式”更能缩短贫富差距。
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小学生有集体的“修学旅行”。寒门孩子可以申请政府对修学旅行的专项资助金用来支付修学旅行的费用。
在这个案例里,旅行并不是吃饭和学费这种最低限度的需求,而是更高层次的需求。然而日本政府却出资满足寒门的更高层次需求。如果再不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导致被同学孤立,实现阶层上升就更难了。
那么问题来了,有谁规定了寒门只能上升到某个阶层(比如中产)后,就不能继续上升了?
寒门拿着奖助学金若只用来满足最低限度的吃穿学费,也许将来只能勉强做一个城市上班族,若寒门学子用拿到的奖助学金用来提前习惯“上流社会生活方式”,或做生意积累资本,有更大的野心,应该被批评吗?谁规定了寒门“只能有个寒门样”?
如何对待“寒门富养”?京誉君觉得,不能简单地贴标签,为打工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设定一个模式,把打工家庭给孩子尽量创造和其他孩子一样的学习生活条件,质疑为是奢侈消费,我们要从中看到打工家庭为孩子成长的付出。
但是,不得不说,在当下许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盲目满足孩子高消费,缺少培养孩子勤俭节约、吃苦精神的问题。这样养出来的孩子,不太可能有更高的眼界和追求,反而很可能一辈子“啃老”。
打工家庭给孩子尽可能创造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要委屈孩子,这没有错。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以物质补偿代替情感交流,父母的爱纯粹无私,但是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学问,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初衷并不是靠一味的堆砌物质才能造成的!
如果教育方式及方法不对,则会造成爱之愈深害之愈切。在教育孩子上家长要遵循一个大原则,就是无论穷养还是富养,孩子都要有教养,这是做人的基本。
著名企业家董明珠在采访中谈到了她的儿子,从小学大大学,她都没有去接过。儿子更是为了省钱宁愿晚回家半个小时,由2元的空调车改为1元的公交车,也因此锻炼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由此而论,真正的贵养,并非物质上无节制地给予,而是让孩子学会珍惜、学会独立,涵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格。
其实,不论是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就是必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教育孩子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懂得自强、自立。
人们常说,教育可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所有父母都要意识到,给孩子好的教育,而不只是物质享受,才能改变孩子的人生。
您怎么看待“寒门富养”?您觉得“寒门”应该“富养”吗?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