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国有几个月了,小D插班上学也快两个月了。之前也很实在地和大家分享了小D的“暂时落后”和“不喜欢学习某些学科”。
陆陆续续也会收到一些朋友的留言,提醒我说,这可能不是小D的问题,而是国内教育体制的问题导致的。也有很多朋友让我聊聊中美教育的差别。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还是老规矩,我的分享就是个人体验、个人思考,并不是一个课题研究。
因为把大家当作朋友,所以才敢于分享这些非常主观的思考。
1
中美教育有好坏吗?
这次回国后,不仅仅是你们,连我身边的朋友和长辈们都会问,中美教育哪个更好?
我还真的仔细想过,我的回答是没有好坏之分,而都是“适合”所处环境最优化最效率的一个教育资源的分配。
也正因为如此,我有个很直接的感受,基础教育的选择要顺势而为。
要去接受目前教育体制提供的内容的价值,毕竟这是被验证过的筛选人才的途径和标准。
即使你不同意,我仍然觉得,我们普通家长都不是规则制定者,那么就不要“抵抗”环境,反而从所处环境尽可能地吸收“营养”。
这其实也是我们一直的态度,既来之则安之。
不管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从环境里学习成长,不抱怨环境,而是行动改变,从中汲取好的。
不拧巴,不抱怨,处处都是学习的机会。
2
数学优势
小D回国后,数学是落后的。
之前她在曼哈顿学习的“情景式教学“,通过具体实际问题,帮助孩子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换句话说,速度和答案重要但并没有那么重要,如何解决问题更加关键。这是数学的核心和关键,的确非常重要。
这次回国后,我发现小D的差距就在于解题的速度。她大部分题目知道“怎么解“,但是回答的速度是远低于这边学校标准的。
我的切身感悟就是,光有方法是不行的,数学学习还是需要配合一定时间的练习,来提高技能。
有一些我们说的“学霸”孩子就是先学了方法,然后搭配一定的练习内化方法,最终变成直觉反应。
曲少云老师曾经说过,以前的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傻刷题,孩子刷100题,但没人提前告诉她方法,她就是靠蛮干。
有的孩子天赋好一点,自己悟出来了,而大部分孩子悟不出,就把学习热情也消耗了。
因此划重点,学习数学,需要方法和技能同步走。
小D的数学思维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技能不熟练,那我们这次回国后,就开始调整学习策略,方法和技能齐头并进。
不是不刷题,而是避免傻刷题,需要巧刷题。
这是我挺大的一个反思,不要把中美教育就这么简单粗暴地割裂,融合很关键。
3
文化认同
“我们是中国人”,这一点对于我和先生来说是无比确定的,但对于像小D这样出生在纽约的中国孩子来说,其实是需要建立文化认同的。
这次小D回国后,对于语文学习就无比热情。
以前在纽约,哪怕她上中文学习班,学的文本内容其实都是蛮无聊、教条的内容,因此她的学习热情一直不高。
说这点不仅仅是学习本身,而是一个孩子的文化认同,对于这个孩子面向未来很关键。
回国后发现大家对于英语都特别重视,这很好,但也一定别忘记了打造我们孩子的文化自豪。
我们的孩子未来肯定都要拥有“和世界对话的能力”,但这个能力的基础是,无比确定的文化自豪感。
这和孩子先要发现自我,才敢开始社交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这也是我的一个调整,开始引入更多的大语文和国学的内容。
(之前推荐大家的牛津树分级读物的《中国故事》系列,也是我觉得特别棒的建立文化自豪的内容)。
4
发散型思维
当然,回国后也有一些之前的环境没有了。我的态度一直是,如果学校无法提供的,那么家里尽量补。
第一个在补的就是发散型思维。
学校教育会侧重于标准答案或者唯一答案,还是我最开始说的观点,这没有绝对好坏。因为这是一种聚合型思维,也是孩子需要掌握的思维模型之一。
和早期启蒙一样,需要提供多样性。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接受的大部分都是“聚合型思维”,那么在家就尽量创造鼓励“发散型思维”的环境。
最简单的例子,一道填空题,地面湿了,因为天空_____。显而易见,标准答案是下雨。
但小D写的是哭了,从批改试卷的标准来看,她就是错了。但我在家看到这个试卷后,会和她进行复盘。
我告诉她正确答案外,也认可了她的答案,我还鼓励她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全部都认可这些答案。
然后我还告诉她一件事,在学校考试时就只有“下雨”一个正确答案,因为我们考察的是你的常识。但小D的这些答案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些是想象。
我需要有意识地让她知道,某些场合需要标准答案,但并不意味着她的发散思维就是错误的。
当我告诉小D这点时,我其实是在保护她继续勇敢表达自己的能力。
统一教化没有错,但我们家长需要做的是,告诉孩子除了“统一”外,我们也是可以拥有不同的思维,甚至相互矛盾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从哲学角度来说,越是拥有这样的思维模式,越是智慧的表现。
不用去否认学校教会小D的是方法和常识,因为那本来也是对的;但可以去展现给孩子看到,其他可能性的存在也是合理的。
那么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就会自我调节,选择性在不同模式切换,而不是只有一种模式。
5
精读和泛读
最后一点,回国后,小D的阅读量明显下降了,尤其是精读的比例下降很多。
曼哈顿中班开始,阅读课的比重很高,老师会带着孩子们精读一些比他们认知能力偏难一点点的书籍。
而且每周都会有家庭书单,要求我们和孩子进行泛读,并且从中选择一本进行精读,完成读书汇报。
这一点回国后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就缺少了,而因为没了学校的推动,我们家的泛读还在保持,但是精读的比例一度就下降了。
这也是我最近抓起来的一件事,保证小D每周需要有3-5本的自主阅读和2本我和她一起读的偏难的读物(中英文各一本)。
这里尤其想提醒的是,英语阅读不能光读分级阅读;中文阅读不能光读注音读物。
分级阅读也好、拼音读物也好,它们的首要目的是让孩子可以“自主阅读”,所以可以读出来,读得懂,是最主要的目标。
但是不管中文还是英文,理解能力、语言学习的进阶还是需要通过阅读更难、语言更优美的读物来提升的。
这其实是需要家长花时间继续进行亲子共读的。学龄后的孩子可以引入儿童文学这类的桥梁书或者章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