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这才是家长群正确的打开方式……

近日,

江苏一位家长在自己发布的短视频中大呼: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从视频内容来看,

这位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

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

言语中,透着些许的不满。

江西一所学校三年级的家长群中,

老师甚至直接点名批评,

几名没给孩子批改作业的家长。

家长群里出现的问题,

引发不少家长共鸣。

家长群本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却无形间成为了“压力群”,

难怪,有人直呼:

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

家长群是如何“变味”的?

原本家长群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间的沟通,但却渐渐演变为“夸夸群”。为了替孩子在老师面前博得好印象,家长们开启称赞、感恩模式,群组内甚至会出现“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

变成“攀比群”

暑期一到,某小学一个班里的群就热闹起来。有的家长晒出带孩子四处旅游和游学的照片;有的家长晒出参加校外培训班的高难度题目;有的家长则晒出孩子过生日时的奢华场景……

变成“马屁群”

在班里的家长群,有的家长对老师献上溢美之词,浮夸造作;有的家长动辄搬出某某老师的金句名言,阿谀谄媚;有的引发其他家长的连锁反应,形成刷屏之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变成“广告群”

“请投几号一票”“请关注一下上面公众号”之类的消息时常活跃在一些家长群里。尤其当老师发布出这类广告消息时,家长不管是否情愿,都会照做。

老师的压力同样不小

不光家长抱怨,老师同样对家长群有诸多不满。有老师甚至感慨:自从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

一所中学的刘老师称,在班级家长群中,发一条学校通知,家长就“轰炸式”回复。因手机总有点不完的未读信息,刘老师感觉自己对手机产生了“恐惧”。

江西南昌市一所幼儿园的陈老师,每天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追着孩子们拍摄短视频。“从孩子进园到放学,从教室里到教室外,我几乎是跟踪拍摄,一天要在家长群发至少10个短视频,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情况。”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还原家长群“本来模样”

家长群其实只是服务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家长和学校双方应该互相理解。为了避免家长与老师的双重苦恼,不少地方的学校开始“自立规矩”。

10月26日,山西省太原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究竟如何还原家长群“本来模样”呢?

对老师来说——

互相理解最重要

很多家长认为,家长群是用来保持家校沟通,对孩子加强监管,老师差遣家长作一些班务是“逃避责任”。其实还要辩证看待,家长群的目的是让家长督促和监督。家校应该协同,让孩子学会自主地批改作业,订正错误,可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家校之间,互相理解最重要。

管好“家长群”设立规则是关键

作为班级工作的引导者和协调者,班主任在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时首先要设定好规则,按照规则运转的家长群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家校沟通的作用,而且不会挤占教师和家长的私人时间。

明确交流时间段

运用社交媒体,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更及时,但及时的沟通不是无时无地的沟通,若没有时间界限,家长和教师都会很疲惫。教师可以在群公告里说明交流的时间段,如无特殊情况,群成员就要遵照该时间安排。

发挥家长自主管理作用

班主任除了要做好引导和协调工作,更要激发群内家长的积极性。教师要先对每位家长的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再挑选出一些负责任,同时对教育也有思考的家长做群里的带头人。有了家长管理员的协助,教师能更顺利地开展工作。

对家长来说——

错误方式不可取

1、每日N次在班群中询问老师孩子的情况,生怕孩子在学校出现新“状况”。

2、一个孩子,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级群,只因都想看到孩子的点滴变化。

3、时不时把小孩得到的小贴画、完成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字贴上来,骄傲地请大家点赞,最重要的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

4、老师一发话,马上回应:“您辛苦了,保重身体”;老师一公布“有事需要帮忙”,立刻被抢,没抢到就急得不得了。

5、集赞、代购、投票……班群成了“市场”,鱼龙混杂。

6、你说好我跟一句,你说不好我也踩一下,一条信息几十人回复同样内容,很快一条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淹没”了。

自觉维护家长群

1、做好自我调节,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并对班主任充满信心。

2、良性沟通,形成良好的群聊氛围。

3、晒娃要适度,毕竟班群是一个公共交流平台。

4、理性对待班级群,只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避免盲目点赞。

5、晚上尽量不要在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师直接联系。

让学校回归本位 家长回归理性

根本说来,“变异”的家长群错不在平台本身,问题是要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不能借家长群让家庭教育过度扛起学校教育的责任,同时家长也应理性看待家校互动。

微信群变成负担群反映了一种怪象:一些追求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学校,在校内实行减负政策,却将负担转嫁给了家庭学习和校外学习。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不能混淆责任,前者以共性为主,后者则应以素养、个性化培养为重,家长需要关注和配合学校教育,但不能过度参与、监督和代劳,学校也不能撇开责任。

文章来源 | 转载自北京教育播报,由其整编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南方教育时报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 | 部分摄图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