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犯错是如何解决的?
还记得前几年又一个短视频火爆整个网络,至今在脑海中萦绕,视频中的家长是一位母亲,因孩子突然不想学习了,以为是孩子怕吃苦,于是就罚孩子从泔水桶里捡面条,觉得“让孩子从最脏的活做起,是体验生活的苦……” 。
看看镜头中连连作呕的孩子,听听这位母亲的“说教”,忍不住感叹一句:不懂教育的母亲真可怕!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这种体罚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是错误的、不允许的;其次,“体罚”也是一种心灵伤害,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苦乐交织的过程,学生有时会难免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这个时候需要学校和家长施以正确的引导。然而,用“体罚”的方式教育学生,不仅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一种伤害,还可能会让孩子更加产生一种叛逆的现象。
教育惩戒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日前,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规定。教育部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规则》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规章中也强调,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划定教师行为红线,规定了对越界教师的处罚方式,方便各方监督。
下一步,教育部将积极指导推动各地、各校贯彻落实《规定》,依据《规则》健全教育惩戒的实施、监管和救济机制,让学校、教师会用、敢用、慎用教育惩戒,让家长、社会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师教育和管理,共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作为师者应该时刻怀着一颗爱心教导每一个学子,秉承“输出即分享,收获即成长”。
为每一个孩子制定个性化教学,当有孩子有学习和思想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应该言传身教,不能体罚,多询问孩子最近遇到那些问题,需要什么帮忙。
真正走进孩子的心中,不仅有利于孩子学习有提高,还更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激情,最重要的是更容易巩固师生之间的感情。
不要把孩子当作“问题”来处理,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体罚”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逃避本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