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有一个经典桥段:
你找谁啊?
我找马冬梅。
马什么梅?
马冬梅。
什么冬梅?
……
夏洛面对这个老爷爷真是一脸欲哭无泪的表情,想想平时,检查孩子背课文、背古诗、背文言文的时候,爸妈是不是也是这样无奈?
为啥别人家的孩子就能出口成章,一篇500字文言文轻松倒背如流?为啥自己的娃一首七言唐诗背了一个小时还是需要提醒?
面对眼前这个被上帝抽走记忆力的小祖宗,爸妈有没有一种想退货的冲动?
“还背不会?那就再读100遍!”有多少爸妈正在这样挫伤孩子的记忆力?
相信许多爸妈上学的时候,就是用这种方法逼自己背诵的,尤其是那些学文科的爸妈,政史地三科,想起来就头大!
现在娃也面临同样的困窘,除了多读、多写、多抄,循环反复,爸妈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娃记住。
可这样的方法真的管用吗?
有位妈妈说,她让娃真的把一篇课文抄了7遍,可娃背起来还是磕磕巴巴的,完不成作业,娃眼泪汪汪地看着妈妈:“妈妈,我是不是特别笨?”
看着娃难过,她真是又心疼,又恨铁不成钢。
其实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孩子的记忆丝毫没有好处。
在两位美国心理学家和一位科普作家共同撰写的《认知天性》这本著作中,作者解释道:
不停地重复相同的动作,输入相同相似的信息,大脑中的记忆区会逐渐关闭,进入一种“休眠”状态,表面上看,孩子很努力,可惜做的全是无用功,信息根本没有进入记忆区,更没有与已存在的记忆形成连接。这样做,只不过是在练孩子的嘴和手而已,形成的是短时记忆,而不是长期记忆,只是浪费时间。
而且经常从事这种机械记忆,不会开发孩子的记忆力,反而使记忆力更加退化,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伤害。
孩子的记忆力练习,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认知天性》根据前沿心理学家团队10年的科研成果,得出结论:想要提升孩子的记忆力,间隔记忆的效果更好。
心理学家们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人读同一本书,A组人每天读N遍,B组人只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各读1遍,然后给他们进行测试。结果发现,B组人比A组人记忆深刻,记住的内容多,而且还记得比较长久。
1)让大脑充分运转
在学习时让大脑充分运转起来,忘掉杂念,不要用笔写,纯靠大脑记忆,默背,调动起记忆区的积极性,专心投入到需要记忆的内容中。
2)跳跃、穿插、间隔记忆
背完2遍,合起书,做10分钟其它作业,再打开书,默背2遍,忘记的地方着重看一下,然后再背。这样的效果要比抄写十遍要有效得多。
3)找到自己的记忆技巧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记忆技巧,比如可以把诗歌编成歌曲、歌谣,一边唱一边跳,孩子的记忆更深刻。背诵古文时,可以着重画几个点,用联想的方法把它们串起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复习和测试
需要爸妈帮忙,今天背完的内容,过几天再重复检查一遍,加深印象。甚至隔了很长时间,再回忆一下,确保孩子记得深刻。
PS: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