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硕博士争当小学老师,不为名利和情怀,“私心”出奇地一致

文|文儿

你知道对家长来说,什么职业最吃香吗?不少人会异口同声“老师”。那在老师行当里,教什么的才最“高级”?很多人会说是大学老师。工资高、时间充裕、又没有考学压力,可以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自家孩子身上。

若是在以前,我也会同意以上观点。但如今我想说,那得看是在什么地方,在北京,想要当老师,有些小学可比大学难进多了。

前阵子和在北京定居的同学联系,问起近况,她说她已经辞了在某高校的教师职位,正在全力以赴备考某小学的招教考试,希望能一举成功。我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颠倒了,连着确认了两遍才知道,人家是真的要从大学老师换成小学教师。

我揶揄她是“嫌教大学生太轻松,要从娃娃抓起吗”她连连否认,直说,进这所小学的难度可比当年留在高校难多了!

我的这位同学,当年在大学也算是风云人物,一路考研考博,博士毕业后留在北京进了高校,几乎算是事业圆满了。如今快三十五了,为什么要把自己折腾进小学?

为了孩子不辛苦,只能大人先受苦

她说,原因无它,为了孩子。还说,别小看北京的小学,全北京最强的师资不在高中不在初中,还真的就在小学。想进那所小学当老师的博士一抓一大把,听说在里面的老师,最低也是985大学的硕士,第一学历也得是同学校的。还有的曾是某科研所的博士后,自己的头衔,放在一群竞争者中也只是平平无奇。

我好奇是什么样的小学,一听同学说起名字也不由得肃然起敬。那可是全国著名重点小学,“北京八小”中的其中一位啊!听说只要能踏进它的校门,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北京八强”初中的门槛,可将以后上清华北大的几率直接提升30%。

如今在北京家长口中,能成功跻身“八强”那叫“上岸”,相当于拿到了近半张清北门票。而其中竞争如此激烈,家长若能以教师身份进入小学,获得子女直升名额,那是成本最低的“曲线救国”方案了。为了以后不苦孩子,只能先拼一把自己了。

北京教育“内卷”最激烈

之前曾听说过“内卷”一词,没想到我同学就是“教育内卷”中的一员。根据高考的同省选拔政策,你竞争的并不是全国考生,而是全省或者全市考生。对于拥有众多高校的北京来说,竞争尤其激烈。特别是像我同学这样从农村一步步考出去,最后凭自己的努力在北京扎根、实现阶层跃迁的“考二代”来说,想要自己的下一代也能享受自己曾得到的红利,只有在教育上下功夫。

可其他在北京的家长也都这么想呀。于是,想要让自家娃能在一众孩子当中脱颖而出,就要比别人先起步、比别人学得多、学得深。于是,原本在剧场里舒舒服服坐着看戏的观众们,因为前排观众突然起立而不得不全体起立,大家就都只能站着看戏。形成了教育界里著名的“剧场效应”。

可以说,在孩子教育上,这一代家长花费的心血最大,但因竞争者都很拼命,获胜人选依然只有那么几个。于是,消耗大、收益小的内卷局面就形成了。

“教育内卷”目前有解吗?

在我看来,目前似乎无解。但退一步想,之所以会内卷化,是因为大家都在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在转。事实上,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一生的,而不是随着考入大学就宣布教育结束。

如果把孩子当做“人”去教育,而且将具备幸福能力、能够找回自我,做自己真正感兴趣且能养家的事情当做终极目标,那么“高考”也只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驿站罢了。因为对人的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更突显在品质培养、兴趣挖掘、心理健康和契合社会中。

如今的世界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元化,考上好大学也不代表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即便找到世俗意义中“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好工作,如果你不热爱它,也只能成为无法感知幸福的“空心人”。

因此,家长们想要缓解因为教育内卷而带来的焦虑,就要把目光放长远,别只盯着“中考”“高考”这些坎,更应该专注到孩子自身,看他的个性如何,兴趣在哪里,帮助孩子找到一生所爱,这样孩子即便普通,也能在保证养活自己的情况下活得很幸福。

【关于教育内卷,你焦虑吗?欢迎说出自己的观点。】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儿童发展,时尚教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