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自己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我害怕让父母失望......”
“我不行,我做不出!”
“吃饭的时候,眼泪就那么掉了下来,压力真的好大。”
“我越紧张越学不进去,越学不进我越焦灼。”
距离高考只剩五个多月,随着日期的临近,高三学子们压力剧增,他们紧张、忧虑、害怕,想逃避,情绪低落,甚至会忧郁,陷入负面的情绪当中。
面对这种情形,在学习方面一些考生开始产生“心理饱和”现象,复习效率开始下降;另一些考生则开始厌学,逃避学习。
对于这种状况我们该如何缓解呢?
学生如何缓解压力
第一,适当减少复习时间,增加娱乐、锻炼、散步时间。复习效率、复习质量与复习时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但是疲劳战术的效率肯定是低的。临近高考,状态是第一重要的,适当的休整非但不会影响复习效率,反而会提高效率和效益。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克服心理饱和以及厌学的最有效方法。
第二,复习形式要有变化。许多考生的复习就是做题,也就越厌学,其实高考复习越是临近高考就越要回归课本,因此不妨少做一点题,多看看课本,改变一下复习方式。用思维导图把知识点进行整理。
第三,抓住中低档试题。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提高复习信心,效率和效益也会双丰收。少做、不做难题,努力避免“心理饱和”现象的加剧。
第四,改变学习环境。大脑喜欢空气清新,卫生整洁的环境,考前的复习不要长时间呆在室内,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就到户外环境好的校园、公园,开阔的地方进行回想整理型的复习。
家长如何帮助学生
家长也可以尽量保持平常心,避免给孩子增加压力。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怕自己考得不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二是身体上的,长时间的紧张作息,超强度的听课做题,睡眠不够,他的身体感觉压抑。
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保证睡眠,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
不要总是问“复习的咋样了?”容易强化学生内心的不安,增加心理的压力。给予足够的空间,但是又不能从来不关心孩子,避免学生产生自己不受关注的错觉。
假设发现学生有抑郁的情形,也可以选择向心理医生求助,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救助。
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一种面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必要环节,做好心理准备,沉着应对高考!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如愿以偿考上心仪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