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应该比陈景润好”。他说,“我的研究似乎更有突破性。陈景润是从1+3进展到1+2,我的研究是从无限变成了有限,这个跨越应该比他那个更大。”
这位宁可在美国洗盘子,也不愿意回国当教授的数学天才这样评价陈景润。
1955年出生的张益唐天资极高,从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当高考恢复后,张益唐顺利的考进了北大数学系。
硕士毕业后,北大数学系主任丁石孙让张益唐跟随美国普渡大学代数专家莫宗坚学习。于是张益唐跟随莫教授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因与莫教授在学术上产生矛盾,张益唐的博士学位毕业被延迟七年,直到他37岁才拿到博士学位。被逼无奈张益唐在美国洗了七年的盘子。
直到1999年,张益唐的校友唐朴祁牵线,经中科院研究员葛力明的推荐,张益唐才脱离了打工的生活,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谋得了个临时讲师的职位。
大数学家丘成桐这样评价过陈景润和张益唐,“陈景润做的工作很好,但谈不上伟大,对于整个数学潮流的影响有限。徐迟的报告文学是夸张的,但“XX”期间能做出工作不容易。最近美国有位华人学者张益唐,他的工作比陈景润的工作重要得多。张益唐做的是让人吃惊的工作。”
但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培养的人才没法留在国内呢?尤其是如同张益唐这种毫不在乎功名利禄的学者,依然不愿意回到祖国,真的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我们中国本土还从来没有数学家得到菲尔兹奖!
在大家熟悉的国际顶尖华人数学家中,陈省身没有得菲尔兹奖,得了沃尔夫奖,国际数学联合会专门设立了“陈省身奖”作为国际数学界最高级的终身成就奖。
丘成桐是第一个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不过他是以美国籍得的。
陶哲轩是第二个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不过他是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华裔。
张益唐的成果配得上菲尔兹奖,不过他的年龄超过40岁了,不能得这个奖。
数学大师丘成桐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时,开门见山道出了他对中国教育的隐忧:“如果不重视基础教育,以目前的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
以目前的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 哈佛毕业生的论文水平比国内有些院士的文章都好如果不重视学风建设,中国科技至少后退20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把基础教育的根基打牢了,才能给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家繁荣富强了,才不会被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