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大人的不遵守规则行为,藏着他幼儿时期的秘密

文/妈妈咪育儿经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如下场景:十字路口,红灯还在跳动,一辆汽车不顾一切地飞驰而过;马路上,一个步履蹒跚的中老年人站在大路正中央,准备斜插过路对面,所有过往的车辆都为他让行;医院,机场,电影院,随处可见大声喧哗的大人们……大人的种种不遵守规则行为,其实可以追溯到早期幼儿秩序敏感期的干扰。

一、什么是幼儿秩序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外部的秩序感指向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

二、幼儿在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1、1~3岁是秩序敏感初期。它主要表现为对物品摆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果幼儿内在的秩序被打乱,他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表现出过分激烈的反应。

比如,孩子们玩捉迷藏,必须藏在同一个地方——窗帘后面,才算藏对地方。不然,孩子们就会哭闹着说:“不是这里,不是这里。你必须藏到窗帘后面才行。”“好吧,听你的。”

弟弟玩完培乐多彩泥后,必须把黑色的那一盒摞在最上面。他说:“这是姐姐规定的,黑色的这一盒必须放在最上面。”每次只要我没有按照他们的摆放顺序,他们就会全部散落重新排一遍。他们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摆放小汽车、娃娃、雪花片的位置。其实,大人应该多向孩子学习,学着耐心、学着平静心态。

2、等到孩子3~4岁,会过渡到追求秩序完美的关键期。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会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规则,人人都要遵守规则。

每到吃饭时间,不管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姐弟俩就开启了“超级为什么”模式。“爸爸,为什么海水是咸的?为什么太阳光一照,就看见这么多灰尘?为什么‘250’这个数是骂人的?……”奶奶就忍不住说:“先吃饭,少说话。”弟弟就说:“奶奶,你也别说了吧。”在孩子眼中,规则最公平,人人都平等。

秩序完美阶段的孩子开始从服从规则,转变为能把一些生活常规内化。比如,晚上睡前活动要轻轻的。不然会影响楼下的爷爷奶奶休息;上厕所必须关门,有人先上厕所,要在门口等待;半夜起床喝水,扣水杯的盖子要轻轻地。

3、到了孩子5岁后,幼儿对秩序关系的感受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深入,对时空秩序和秩序美感特别关注。比如,画画时,他们会注意物体的大小,即“近大远小”;色彩的层次,即“加强主体的明度、纯度,降低周围的明度、纯度”。搭积木时,他们会注重空间结构的美感。“这样搭更加好看。左边和右边一样的才好看。”

三、秩序敏感期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人生初期出现的秩序敏感期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热爱秩序是幼儿天生的特点,就像生命,就像呼吸一样的自然。当这一时期出现时,幼儿得到充分的满足,他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快乐。这快乐意味着幼儿的成长。他一个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节有自主的支配,带给他十足的成就感,也为将来道德发展奠定了早期的情感基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一旦在幼儿秩序敏感期,大人不理解孩子的行为,反而认为孩子是有意作对或是挑衅。比如,“我让你放这儿,你偏放这儿,是故意的吗?不行,按我说的去做。"那么,秩序敏感期一旦遭到破坏,他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产生偏差,对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所建立的各种规则不理解。这也为幼儿后续道德发展和智力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秩序敏感期

1、端正对幼儿秩序敏感期的认识

2、不要让孩子秩序错乱

3、满足孩子的秩序感

4、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虽然上述已经揭秘了某些大人不遵守规则背后的原因,但是成年人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改变进行调整。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做一个自觉的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做好榜样。

【妈妈咪育儿经:我是两个娃的妈,欢迎交流、分享不一样的育儿经。关注我,更多精彩向您呈现。】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