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凌一句话说透亲子关系:好的家庭,绝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作者:妈小咪

来源:女儿派(ID:nverpai)

在你心目中,孩子是最重要的人吗?

最近,在教育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互问问题”游戏时,一个孩子问到:

“爸爸妈妈眼里,我是最重要的吗?”

现场所有嘉宾,都选择了“最重要”。

只有傅首尔选择了“不是”,引起了全场的侧目。

在之后的讨论中,她回忆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她,一直被妈妈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让她感觉到压力很大。

而在中国有许多这样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为了孩子,牺牲了很多自己的生活。

她说:

“我希望,我不是父母最重要的。”

“尤其是到了我妈妈这个年纪,就应该树立自己是最重要的,要活出自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此,叶一茜也谈到自己这么多年,为人母的感受。

曾经的她,总觉得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就应该结婚。

后来才发现,自己的同龄人,都活得很洒脱,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唯有她,这么多年,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孩子和家庭。

渐渐地,她才慢慢意识到,需要潇洒一点,过自己的世界。

面对“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这个问题,几乎99%的父母,都很主动自觉的,将孩子放在家庭和人生中的第一位。

让孩子站在家庭的中心,或许能给他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却也给他的未来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低

昨晚睡前,和儿子随意的聊到我们家房子的事。

小家伙理所当然的表示:“反正,房子将来是要给我的。”

当时,没想那么多,随口反问了几句:“为什么必须给你呢?”

小家伙在我看上去严肃的表情下,竟然眼眶红了。

待他情绪平静后,才吐露心声:

“我不是你们最重要的宝贝吗,那你们的东西,不就应该是我的吗?”

彼时,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看着眼前已经10岁的小男孩,俨然不是“物权敏感期”在造次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顾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类似:

你要乖乖学习,爸爸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爸爸妈妈现在这么辛苦,买房买车,将来这些东西都是你的。

通常情况下,在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也是先紧着满足孩子,至于爸爸和妈妈,总是排在后面。

甚至连称呼,都变成了“找你爸”、“找你妈”,亦或是“某某爸”、“某某妈”。

有了孩子后,似乎连自己的姓名忘了。

武志红曾说过:

“很多人有了孩子,就把关注点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

但实际上,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才是这个家庭里面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亲子关系是第二位的,婆媳关系之类更在其后。”

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便越低。

那个被捧得高高在上的孩子,往往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既不懂体谅父母的不易,又不断向父母索取所需。

父母事事以孩子为圆心,就像在“赌博”和“放债”,赌资就是夫妻感情、家庭和谐,以及孩子的未来。

赢的,充其量是孩子在能力上的优秀,却不懂得去爱人;

输的,则是整个家庭的幸福感。

父母的“牺牲感”,是一座搬不动的山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的爸爸提出离婚时,妈妈哭对女儿说:

“我这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你们父女两,为什么你们都嫌弃我、不要我?”

看着这个中年女人失魂落魄,又不明原因的样子,心中一阵酸楚。

为了女儿的成长,她弹精竭虑,强大的“奉献精神”,时常压得女儿透不气。

以至于女儿用自己的前途,与她进行无声的对抗。

丈夫也一半委屈求全、一半顺其自然地变成了“甩手丈夫”,到最后,还要责怪一切都是妻子所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某一方若带着过重的“牺牲感”生活,便会成为笼罩在整个家庭上空的乌云。

正如傅首尔在节目中所说:

“牺牲感过于强烈,对于整个家庭成员都不是好事情。

对自己不好,对爱人也不好,对孩子更不好。”

一个人的“牺牲感”,会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中,向所有家庭成员,无声的诉说着:“都是为你好”“为了你,我付出了这么多”。

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你必须按照我的做,否则,就是没良心。”

试问,这样的“情感绑架”,有几个人能突破包围。

就像《小欢喜》中的宋倩,明明生活无忧,日子滋润,却始终把女儿当成人生的寄托,最后,导致女儿患上了抑郁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少年派》中的裴音,为了儿子不离婚,一直不恋爱,最后儿子与她“翻脸”,她才醒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春潮》中的纪明岚,对女儿郭建波和孙女的控制程度,让人歇斯底里,祖孙三人,相爱相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过重的“牺牲感”,看上去是燃烧自己,围着其它家庭成员转。

实际上,到最后,这种“牺牲感”会不断吞噬其它家庭成员,要求大家以自己为中心。

《奇葩说》辩手黄执中曾说过:

“自我牺牲感,是亲密关系的杀手,因为内疚是兑现委屈感的最好方式。”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只有懂得适度为自己考虑,减少对子女的期待,不断降低自己的牺牲感和委屈感,才能更好地实现家庭的稳定平衡。

父母不亏欠自己,孩子才敢幸福

在一次采访中,昆凌曾坦言:“我是一个‘自私’的妈妈。”

当年,她和周杰伦结婚时才21岁,且已经怀孕。

可是,她不甘心就此放弃事业,天天家务带娃。

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经常带着孩子,飞往世界各地去工作。

除此之外,她还坚持把丈夫放在第一位,不会因为孩子而淡化感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么多年下来,翻开周杰伦的社交平台,个性十足的他,依然像昆凌的“小迷弟”,多数内容都是关于妻子昆凌的。

而昆凌的人生,仿佛时光就在她最好的年纪,停了下来,始终美丽如初。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父母不亏欠自己,孩子才敢幸福。”

其实,父母善于尊重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心灵上得到慰藉和满足,才会有余力去爱家人、爱孩子。

那些在父母相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幸福感往往更强。

懂得“自私”一点的父母,则在无形中,把成长的权利和机会,交还给了孩子。

日本作家岛田洋七曾在书中,讲述过自己的童年。

在她8岁时,父亲便意外去世,母亲一个人无力抚养,便把他送给乡下的外婆帮助看带。

初到外婆家的岛田洋七,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外婆对他的喜爱,但是,外婆并没有因喜欢而牺牲自己的生活,全力照顾他。

而是首先教他如何做早餐。

因为,外婆每天早晨4点钟,就要出门去工作,让岛田洋七学会自己做早餐,是最好的办法。

外婆没有因为不能给孙子做早餐而内疚,岛田洋七也没有因为要自己做早餐而觉得自己可怜,相反,他锻炼了自我生存能力。

爱的终极目标,应该彼此成就,共同成长。

而不是用一方的付出,去换取另一方的短暂享受。

父母爱子女,更应该多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多留一些成长的空间给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Professor点评:

在一个家庭中,应该是以“爱”为中心。

在这个家庭中,父母是“爱”的第一生产者。

首先,父母要懂得爱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先有好自己,才能成为好伴侣、好父母。

其次,要善于爱对方。

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核心,没有伴侣,就没有家庭。

最后,孩子才能在爸爸妈妈营造的爱的环境中,乘风破浪、不断成长。

智慧的父母,始终相信: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才是家庭幸福的关键。

关于作者:

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

瑞思视频号来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