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长来说,最计较的就是孩子的事,看到别的孩子学习好自家孩子却跟不上的时候别提多上火了!
可学习是一件无法速成的事情,像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对孩子来说,就像盖楼需要打好地基一样重要。
而学习的习惯基本在小学一到三年级就定下了,有位退休老教师就曾坦言:一到三年级,与其花十几万给孩子补习,不妨做好这3点。
不拖拉、不逃避的习惯
退休老教师认为,大部分的家长在三年级之后就不看着孩子写作业了,孩子也不再愿意让家长看着自己学习了。
这时不拖拉、不逃避的孩子,有任务就积极完成,遇到困难也有迎难而上的劲头,在学习上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想要培养孩子不拖拉、不逃避的习惯,家长就要少催促、帮助孩子。
把时间规定好、提醒一遍即可,完不成就要自己承担后果、自己想办法;完成了则有相应的奖励,比如剩下的时间自己安排之类的,孩子的主动性也就调动起来了。
专注的习惯
退休老教师还说,成绩不好的孩子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上课溜号。
而且,这样的孩子不是只有上课时溜号,而是除了看电视、玩手机之外,做什么都很难坚持30分钟以上。
所以在一到三年级,家长一定要帮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寻找一些孩子感兴趣同时对专注力培养有帮助的活动,比如运动、阅读、玩拼图等。
尽量找出一段完整的时间(至少30分钟),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扰,让孩子尽可能地专注。
阅读的习惯
父母、老师都不是万能的,课堂上教的知识只是九牛一毛而已,阅读则可以帮孩子源源不断地从书中吸取知识和营养。
退休老教师说,她教过的学生中,从来没有哪个学霸是不爱读书的。就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的:“如果学生不会阅读,就意味着不会思考,不会联想,就没有学习的激情。”
而在一到三年级,是孩子从绘本阅读到读物阅读最佳的过渡时期,阅读习惯的养成刻不容缓。
过了三年级,孩子就完全适应没有课外阅读的生活了,再想养成阅读习惯就很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