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多点零星暴发,2021年寒假在很多地区提早开始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与提前进入寒假相伴而来的是,学生们也提早被家长安排了各种校外培训课程。在学生群体特别是城市学生群体中,语数外三科校外培训已成为“标配”。
一周10节课,每天至少两节课,每堂课30分钟;两家机构的数学培训每周三节,分别侧重培养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线上一对一外教练习口语;线上英文绘本阅读;其余是学习语文拼音——这是北京市民苏萍给她女儿安排的线上课程,而她的女儿仅仅5岁半。是的,你没有看错,现如今“鸡娃”大军愈发壮大且覆盖各种年龄层,很少有家长能成功免疫“教育焦虑”。
2018年,智课教育联合新浪教育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非常焦虑”或“比较焦虑”,仅有6%不焦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将孩子送进辅导班已成为多数家长的选择。而《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中国家长平均每天护送辅导孩子学习的时间为1.5小时,陪伴照料孩子生活的时间为3.1小时。“陪娃”已成为除睡觉休息、就业工作、家庭生产经营工作、学习培训外的第五大时间支配项目。
焦虑无时不有,压力无处不在。从孩子出生开始,智力开发玩具、早教课程、促进大脑发育的脑黄金补剂就已经无孔不入;到了入学年龄,能否拥有一个好的学位、上一所好学校,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令大多数家长为之烦恼;开始上学了吧,学习成绩、兴趣特长、生活习惯、情商性格等等各种方面,比完这个比那个,仿佛切换为“军备竞赛”模式;哪怕长大了考上985、211也可能感受到“小镇做题家”的局限,毕了业也要PK工作、职位、奖金……在教育内卷背景下,即便是曾经大喊要给孩子“快乐童年”的人,也在为人父母后悄悄做起了中长期成长规划,家长和孩子被卷进越来越湍急的竞争漩涡当中,没有最焦虑只有更焦虑。
焦虑从何而来?显而易见的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社会上随处可见的培训机构、商家也正在用广告宣传煽动、强化家长们的焦虑情绪。“您要知道课外班如果没在培养您的孩子,那么就一定在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类似的营销“鸡汤”让人恐慌,攀比心理让家长们唯恐在教育问题上落于人后,功利的教育生态倒逼家长们不断“加杠杆”。永远有“别人家的孩子”存在,孩子很苦,家长也心塞。
说到底,教育焦虑是对于孩子未来前途的特殊关切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的情绪反应。导致这种生理性焦虑甚至病理性焦虑的原因,或许在于家长对教育的认知不够科学、对成功的定义不够理性,但归根结底依然是社会评价机制的问题。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提分、美育进中考”等素质教育新政都能成为在线教育机构瞄准的新增长点,原本推进素质教育为初衷的政策开始“变味”“走样”。而走出校园,与成功、财富相关的外部环境、评价体系也在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人们向上流动的预期和渴望从未改变,教育功能和价值随之异化也并不奇怪。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家长对教育有了更高期待和要求,但并不是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都能满足,教育资源不平等问题又在加剧着家长的焦虑。
如何才能有效缓解教育焦虑?这需要教育系统、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配合,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家长教育、社会引导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教育资源配置也应更重视均衡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而这并非一日之功,对于现如今焦虑万分的家长而言,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或许依然是最佳“自救”途径。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流动、开放、变革的时代,究竟什么样的人能够在未来社会立足,当下的评判标准未见得能够匹配。脚步放慢一点、心态放稳一点,让孩子拥有“努力而不焦虑,紧张而又健康”的状态,学会独立成长、通过教育来寻找有意义的生活,也许会有另一番意想不到的风景。正如马斯洛所说“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也如傅雷所说“教育当以人格为主,知识其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