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文化讲究:“存天理、灭人欲、克己复礼”!对于现代一些家长来说,这种教育方式他们嗤之以鼻,他们更追寻所谓的“解放天性”,结果对孩子从不约束!
结果社会上,熊孩子、埋怨父母的孩子层出不穷!我听到很多成年人抱怨:“为什么小时候,父母没有逼我一把,逼我好好学习、逼我好好练琴……”
我一直困惑与这种现象,直到听了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的一番话,他表示熊孩子是被家长惯出来的!惯子如杀子,若真想孩子将来成才这三方面要往“死”里管”。
一、学习方面
有一个纪录片叫作《人生七年》,看完感触良多。你会发现阶级的跨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概率是非常低的。
整部片子都在讲述富人家的孩子成年后依然是富人,而穷人家的孩子依然是穷人,而能实现逆袭的在纪录片中仅仅有一个孩子!
而这个片子的观点与清华教授刘瑜的观点也很相似,她曾经就发表过这样的一个文章: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也表示了阶级的壁垒很难打破,一个清华教授都如此无奈!何况我们普通家长,所以学习这条出路,依然是跨越阶级最近的出路!
白岩松说过:“没有高考,你能拼过富二代吗?”我觉得这是一句相当能让人清醒的话,是啊!
如果孩子吃不了学习的苦,日后就得吃生活的苦,所以学习方面一定要往“死”里管!
二、专注力方面
孩子在18岁之前,除了健康成长以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学习成绩。而影响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就是专注力!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通过研究发现:“专注力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最终的成就”。无论是学习还是从事任何一项研究,专注力至关重要!
那家长该如何“死”管孩子的专注力呢?坚持训练是重中之重,研究发现孩子3-9岁是专注力形成的关键期,此时坚持训练能够事半功倍。
很多人都听过“德国制造”这个词,体现了德国人做事的专注和严谨。而这点与他们小时候的训练有关,德国孩子在幼儿园虽然不学文化课,但是专注力训练不能少。
三、情商方面
清华退休老教授强调,可能有些孩子学习方面实在太困难,也努力但就是没结果,家长不要过于强求,不妨在情商方面往“死”里管,将来也容易成才。
李玫瑾教授就说过,那些单位里当领导的人,未必是技术最好的,但却是最懂人心的。也就是说若孩子情商高,将来可以做这些学习好的技术性人才的领导,想想也不错!
而情商的教育从3岁以后就要开始,尤其要抓住3-6岁这个被称之为性格上的“潮湿水泥期”!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抗挫折能力、社交能力都能预示成人以后的情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