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茉莉老师教育日记(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中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为人生目标蓄力的关键阶段。但是当前很多中学校园里却刮起一阵“新型攀比”之风,让本该努力精进学业的学生转而开始追求更多外在的物质虚荣。
一:“新型攀比”五花八门,比旧型攀比更可恶!
1、比最前卫的服装打扮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有统一的校服,唯一能看出区别的也就是鞋和书包。但是一双大品牌的鞋子和包包往往价格不菲。
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有的可能是父母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但是有些学生根本不顾及自身家庭情况,为了在同学面前“有面儿”,便要求家长买,如果需求达不到,就开始显现出青春期的燥怒和叛逆。
2、比游戏装备谁的更牛
到了中学,随着零花钱的增多,男孩子们在游戏装备的投资上也是经常大手笔。要知道在学生之间装备牛技术好,段位就高,谁打游戏厉害,就被看成是“大佬”,下面追随的小弟一批接一批,也就赢得同学间所谓的威望。
当然还有为了打游戏,电子产品的投资同样需要,什么型号,什么运行速度,都要最新最好的。
3、比谁的家境更好更优越
很多时候孩子们在一起的话题也会涉及到家庭。比如家长是做什么职业,家里的房、车有多豪等。
这就导致有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感觉低人一等,也备受排挤,为了拉近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很多孩子选择隐瞒自己的实际情况,装样子,撑面子,努力营造一种有钱的假象。
4、爱面子比排场
吃饭必须环境好,喝咖啡只喝星巴克,不是说这些地方的口味有多好,而是因为这些地方贵,贵就“有面儿”。
同学之间举办生日宴会,规格必须到位,吃完还要去KTV畅享一下等等,而这一切都是他们认为能显出自己“身份”的象征。
当然,从以上的攀比的各种现象不难得出,男生的攀比心理普遍要高于女生。这其中也不乏有些生理因素。
因为,在生理上,女生比男生平均早发育2年,这就意味着同等年龄中,女生的神经系统发育会更成熟于男生,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自控能力比较强。
二:这种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攀比心理,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首先,背弃了中华民族俭以养德的良好品质
不得不说,现在的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自己的父母就是工薪一族,加班赶点维持家用。
而更多的孩子来自于农村,父母从事的是最辛苦最繁重的体力活,父母省吃俭用,为的就是让孩子生活的更好。
可是反观儿女,她们似乎并不能体谅父母的辛劳,这样恶性的攀比,不仅丢掉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美德,而且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不孝。
其次,容易养成不良的消费观念
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零用钱相比小学时期有所增加,而且也有了自由支配的权利,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消费观念加以正确引导。
如果他们周遭的环境攀比蔚然成风,就很可能会因为自制能力的欠缺,养成盲目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怀着这样的消费心理倾向,在成年后也会因缺乏理财能力而无法实现财富自由。
最后,一味的攀比毁掉的可能是自己的未来
韩愈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将重心都放在攀比上,自然也会将学习的精力分散了、懈怠了,紧接着后面是一系列的负面反应。
严重的话,还可能因为攀比,过早的涉入成人的世界,最终因为甄别能力的不成熟而误入歧途。
三:面对孩子的盲目攀比行为,家长应该怎么正确引导
1、从自身做起,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如果日常生活中,家长谈及就是攀比的相关话题,孩子自然而然会将这部分看的比较重,天长日久活了家长的样子。
还有的是本身家长的教育就有问题,或告诉孩子以后挣大钱争口气,这样的言论无异于在告诉孩子金钱至上,孩子很难不有攀比心。
2、运用合理的方法,预防孩子攀比心理
平日里可以让孩子记账,家里的所有支出都记录下来。让孩子知道,每一分钱都得来不易,让他意识到他如果超额消费,对于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从而体谅父母,正确消费。
3、以身作则“适度消费”,防止孩子攀比惯性
对于生活,每一个人都有享受的权利,但是过度享受就不可取了。家长要首先做出榜样,把握好四个字:“适度消费”。也就是必须支出的花销,不要吝啬;可有可无的支出,尽量节制;不必要的支出,绝对不花。只要做好表率作用,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孩子的攀比心理。
4、家长要把握其程度,适时给予鼓励,保护童心
孩子寻求物质上的满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外在的东西带来的荣誉感相比较学习更容易得到。
中学时期,学习压力和学习任务是很大的,家长应该多于孩子沟通,时常聆听一下孩子的心声,看他是否有哪方面的难题需要解决,要随时掌握孩子心理变化,贴近他,重视他,孩子内心充盈,自然不需要外界的这些虚无的东西来填补。
当然光有家长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尤其现在是电子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广也是不容轻视的。
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甄别能力尚未达到成熟,所以在社会主流媒体的传播内容上,更应该考虑到学生群体,激浊扬清;另外学校也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