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庆良 资料图
少年时期,挑着煤渣边走边看书。
以四周的山岭为障,五华境内山地丘陵相间,河谷盆地交错。绵延的琴江冲积沿岸,形成的河谷平原成了客家人的聚居之地。
和县府只有一河之隔的河东镇是河谷平原上的一个古镇,建制已有300多年。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商贸活跃,万贾云集,曾有“水寨一圩二炮台三城门四楼阁五神庙六遇渡七当铺八大街九姓近圩十分热闹”之盛景。如今盛景不再,不知道是不是雨天的缘故,不少店铺大门紧闭,街边的超市也只有零星的客人。
越过稍显杂乱的小镇,进入河口村,则是另外一番天地,刚刚插到田间的新鲜秧苗为村落增添了不少生气,跟一排排白墙黑瓦的客家民居交相辉映。阳春三月的小村庄,乍暖还寒,清明的小雨又平添了几分寒气。但地里已经有不少人在冒雨劳作,趁着春雨插秧赶种。
▲位于五华县河东镇河口村的老屋,万庆良从这里走向广阔的社会。
见到记者一行从田埂上经过,劳作的客家人会停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打招呼,并邀请到家中喝茶。几位跟记者喝茶聊天的村民,无一例外,都姓万。原来,村里5000多口人绝大多数是万氏家族的,要论起来,跟万庆良都“沾亲带故”。
“万庆良”是村里“不折不扣”的大名人,无人不知,他的一些童年轶事也广为流传。七八岁时,万庆良放学后就帮着家里挑水、喂猪。现在五华河口中学任教的万玉新老师比万庆良大不了几岁,在他的记忆中,当时万庆良跟他们一起疯玩的时间并不多。“一放学他就给姐姐帮忙,有时还下田挣工分。”
万庆良的堂兄万标云回忆说,万庆良性格很温和,从来不跟人打架,和兄弟们关系都处得很好。让万标云最为佩服的是弟弟学习的刻苦。他说,万庆良经常点着油灯,读书到半夜。“其他兄弟早睡了,晚上起来上厕所,发现他房里还亮着灯。”万庆良上厕所都会捧着书,有时候一看就忘了时间,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闲下来,他们也会在一起踢皮球、踢毽子。“弟弟的腿功很好!个子小小的,不知道怎么有那么大的劲!”
搜索微信公众号《荆楚视野》,看更多内幕好文!
河口小学的钟老师说,以前就听村里的老人说“圆眼睛”读书怎么刻苦,挑着煤渣,摇摇晃晃地还要边走边看书。“圆眼睛是他奶奶给取的小名,他眼睛圆圆的嘛。”说到这里,钟赶紧补充了一句。他说,现在村小学的老师经常用“圆眼睛”的故事教育学生。
中学阶段,佳作常挂在教室墙壁上。
14岁那年,万庆良离开了祖屋,到镇上念高中。16岁那年第一次高考失利后,他顶着家贫的压力,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转到更好的水寨一中就读。这所五华县最好的高中带给万庆良的是全新的环境,年轻老师的普通话教学让他耳目一新。他的一位老师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一位小个子男生,黑黑的,坐在第一排,眼睛睁得大大的,边听边记。这个好习惯他一直保留到今天,老师从电视上注意到,已是副省长的万庆良开会时,还是不停地拿笔记录。
“不要以为他喜欢记是因为记性不好,他的精力充沛,记忆力也不错。”据说,很多当时课本上的名家名篇,他都可以大段背诵。
那个时候,万庆良对文科的偏爱也渐渐显露。“作文写得很好”,这是一位高中同学对他的印象。那时候,两周一次大作文,他的作文几乎每次都会被挑出来,作为佳作挂在教室的墙壁上供同学们学习。
“思维活跃,议论文能写出自己新的见解,记叙文能描述得很细致。”这是当年老师对他作文的评价。
“他性格温和宽容,在同学中间就显现领导气质。”高中老师回忆说,当时万庆良所在的复读班学生很杂,有工作了四五年重返校园的,有复读的,有应届在读的。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平时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团结各类同学。“学习好的不好的,平时都围着他。”
万庆良也有“犯错”的时候,一次大考结束后,他和几位同学在宿舍里打扑克放松,结果被人“打了小报告”。几个人当着全班做了检讨。
第二年的高考,成绩一直在班里遥遥领先的万庆良依然是高分。可惜的是,由于填报志愿失误,他跟重点大学失之交臂,最终录取的是嘉应师范专科学院中文系(现已改名为嘉应大学),而他的分数高出嘉应师专80多分。
大学时期,美学论文上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进入嘉应师专后,万庆良成了图书馆、自习室的“常客”。隔壁班的班主任邓晋东因为经常在自习室看到万庆良,而对这个矮个子、大眼睛的男学生记忆深刻。当听说他是自己的小老乡时,更多了几分怜爱。“我也是五华人,知道那儿很苦,很落后,考上嘉大不容易啊!”
在接触中,邓晋东发现,这个小老乡不愧来自于“足球之乡”五华,球踢得好。他记得,当时万庆良是足球队的主力,大型比赛上,都有他的身影。
一位大学同学回忆说,当年中文系自办了一份文艺刊物《百花洲》,经常在上面可以看到万庆良的名字。
让万庆良在嘉大一夜成名的是他在学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当时的学报主编赖绍祥已经退休了,但这是一篇至今让他难以忘怀的习作。因为这是他编过的唯一一篇学生论文,也是迄今为止,嘉大在校学生在学报上发表的唯一一篇文章。
记者从当年的学报上找到这篇论文———《略述伍举的美学思想》。论文发表在学报的创刊号上,论述的是先秦启蒙美学家伍举的美学思想。论文旁征博引,从伍举到李泽厚,从朱光潜到马克思,古今中外的美学大家思想,他信手拈来。文末列举了一大堆参考资料,具体页码都一一详尽标出,单引自《国语》就达18处之多。
“拿到手稿,我确实不太相信这是出自一名大三学生之手,怀疑是找人代笔。”翻着略略发黄的学报,赖绍祥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一段“插曲”。因为心中存疑,他将万庆良叫到了办公室,仔细询问论文出炉的过程。老师的“怀疑”让年少气盛的万庆良很不服气,跑回宿舍搬回了一大摞参考书籍,一段一段地解释论文的出处。
“我一一核对,思想结构都是他自己的,绝对不是抄来的。”听了有理有据的解释之后,赖绍祥认可了,开始编辑。几个星期后,学报的创刊号上出现了万庆良的名字。“我只在文字上做了些许修改,思维和逻辑都是他的。”
事后,万庆良又把论文寄给了梅州老乡、著名的文学批评史专家、中大中文系教授黄海章,并写信请他斧正。黄教授先后回了两封信,信中对论文评价:“条理清晰,能运用美学的一些理论来说明是一种优点。”
黄教授在信中透露,这篇文章被人民大学复印的美学资料转载,是相当有价值的。黄还就“美”和“美政”跟万庆良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叮嘱万庆良:“你对讨论美的书籍看了很多,但不是看完了就了事……你自己有何想法,要记下来。”
毕业后,万庆良留在嘉大中文系,先后担任了辅导员、团总支书记等职务。在事业起步的同时,万庆良也收获了爱情,在嘉大结识了自己的小师妹,也就是现在的太太。
蕉岭县委书记时期,几项民心工程至今获赞。
带着大学的甜蜜和平坦,1986年,万庆良开始了人生的转型,踏入政坛,进入市委宣传部。他从讲师团教员做起,宣传科干事、文明办主任……一步一步做到了副部长。在担任副部长期间,他曾到中央党校学习了10个月。1995年,他被派到蕉岭县挂职县委副书记。挂职两年之后,他留在了蕉岭。1998年,他正式担任县委书记。
蕉岭是梅州最年轻的一个县,韩江支流石窟河穿城而过。记者一行沿着城南的堤畔来到石窟河两岸。这里已被开发成住宅区,一栋栋小别墅,在园林间错落有致。这一带很多是四层带电梯的小楼,独门小院,被竹林和花园隔开,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两岸画面尽收眼底。
据当地人介绍,这里一栋小别墅价值四五百万元。普通楼盘都在三四千元,直逼二线城市。蕉岭县虽小,但经济实力却是梅州七县中数一数二的。这样富饶的石窟河两岸,在10多年前却是满目疮痍。尤其是到雨季发大水的时候,年久失修的堤围便坍塌严重,险象环生,危及沿岸6镇15万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严重的年份,一场大水的损失就是上亿元。
自小就在河边长大的万庆良深知防洪工程的重要,上任不到一年时间,他就着手规划建设5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蕉城防洪大堤。与此同时,“一河两岸”新城规划图也在悄然描绘。2000年年初,万庆良离开蕉岭,前往广州就任团省委书记时,“一河两岸”的建设已初见轮廓。一位离休在家的老领导告诉记者,“蕉城能有今天的模样,是当年万书记打下的基础。”
除了一河两岸的规划建设,县城中心的龙门广场也是万庆良当年留下的“大手笔”。这里本来是县体育场,改造后,既是附近蕉岭中学学生上体育课用的场所,又是,市民休闲的大广场。
记者到访的那天,不少市民正绕着广场雨中漫步。记者在广场上随机找了10位市民采访,他们给“万书记”的打分都在90分以上。这个打分中,既有这个龙门广场,还有另一个民生工程———“引水”工程。
据说,这是万庆良在任蕉岭县委书记时做的第一个“民心工程”。那时,他主持全县工作才不到一个月。这个工程源自县人大的一份议案——— 建议引用龙潭水为蕉城饮用水。
蕉城是县城所在地,之前的饮用水取自石窟河,但由于上游被污染,水质很差。为了让市民喝上放心水,县人大代表提出了这份议案。一位当时在任的老领导告诉记者,其实这份议案已经呼吁了10多年,但“一直没有人理会”。
最终,这份久久未能“立案”的“准议案”进入了万庆良的视野。在他的推动下,当年县“两会”立案,同年8月制定实施方案。当时的一位县人大代表回忆说,万庆良拍板很干脆,不拐弯抹角,一下子就定下来了。等了10多年的县人大代表们立刻忙活起来,同年8月具体的实施方案就出来了。
一位老县人大代表告诉记者,万庆良很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反面意见。在离开蕉岭之前,万庆良专门设宴答谢“反对”过他的老同志。
团省委书记时期,提出“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
2000年,万庆良升任团省委书记。36岁不是历届书记中最年轻的,但是万庆良的到任打破了连续15年团省委书记的选拔规律———1985年至2000年,团省委书记都是从团省委副书记中提拔的,像林木声、潘逸阳、徐萍华更是在共青团系统工作多年,由普通干部一直做到团省委副书记。
随着万庆良的调任,这一方式开始转变。随后的几任团省委书记跟万庆良一样,都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担任过基层党政一把手。
来自基层,又是乡下“苦孩子”出身,万庆良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来自农村的外来务工青年,他提出了“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为进城务工青年做十件实事,其中包括为优秀打工者解决户口问题。
从基层到了省城,万庆良面对媒体的机会骤增,随和的性格让他在记者圈里留下了不错的口碑。一位当年多次跟随万庆良采访的记者回忆说,万庆良记性很好,他会记得每一个跑团省委线记者的名字,见面会主动打招呼。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很会替对方着想。
揭阳市委书记时期,突破欠发达地区重围搞经济。
三年的省城任职之后,万庆良调任揭阳任市长,当时媒体用了“空降”一词。从市长到市委书记,万庆良在揭阳干了五年,G D P增长一路攀升:7.3%、7.4%、9.0%、14.1%、22.1%。
万庆良主政揭阳,首先是做产业规划(沿海、沿江、东部、西部);他提出工业要进园,居民要进区,产业要聚合,城镇里的工业企业应该集中搬到一个工业区里。
当然,大项目对揭阳发展之功也不可小觑。一位熟悉当年招商情况的人士笑称,一些大项目就是“无中生有”。比如揭阳潮汕机场,原来都快要被“枪毙”了,大家都觉得希望不大,但万庆良亲自带队争取了下来。
2009年底才最终获得“路条”、首期投资达585亿元人民币的“中石油广东石化炼油项目”,也与万庆良有关系。“这个项目尽管是其离任后才最后确定,但他做了很重要的前期工作,制定了汕潮揭石化产业规划,奠定了基础,”知情者称。
仔细看揭阳的地形,会发现其实揭阳是个微缩版的“小广州”。正如珠江穿过广州,榕江穿过揭阳,两个城市都是北面靠山,隔江临城。甚至连两个城市的发展布局都十分类似:揭阳是“东进、西连、南拓、北优”,广州是“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万庆良做规划时,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榕江沿江流域。他把沿江都划出来,打破了不同区域的行政壁垒。
有人说,万庆良在揭阳,创造了“欠发达地区突破重围”的“成功模式”。
广东省副省长时期,金融危机中分管外经贸工作。
2008年1月省人代会,万庆良高票当选为广东省副省长,成为副省长中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60后。此后不久确定了副省长分工,金融危机冲击下严重下滑的外经贸成了他分管的领域之一。
广东是个外经贸大省,此前的5年,进出口总额增速都在20%以上。然而从2008年开始,金融危机下广东外贸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最终广东全年进出口总额仅增长7 .8%,比全国17.8%的增幅落后10个百分点。
广东外贸转内销、西方不亮东方亮……一系列政策“强心剂”让形势出现逆转。2009年第一季度,广东外贸情况开始好转,并在第二季度降幅收窄收小,第三季度企平企稳,至2009年11月,广东外贸情况就开始扭转了持续下跌的势头,重新走上正增长的轨道。
到2009年12月,广东贸易进出口总值更是实现大幅增长32.3%,走出一条“V”字形道路。今年1-2月,珠三角外贸企业订单情况好转,广东省进出口总额增加33%,
重压下,副省长一位并不轻松,万庆良选择了大耗体力的体育运动———踢足球为自己减压。2009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和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开展了一场足球友谊赛。据参赛者事后回忆说,副省长万庆良在场上带球冲锋,无人敢挡。终于,省政府罕有地大胜市政府。本报记者曾向万庆良求证此事,他大笑不止。
轶事祖屋里的婚房
万庆良生活了15年的祖屋位于村子的东头,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听村里的老人讲,这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因为万庆良的太公是地主出身,家境殷实,就为三兄弟(其中之一是万庆良的爷爷)建了这座大宅。解放后,房子充公。22间房,三兄弟三大家人才分得了几间。
如今,祖屋已经被几兄弟凑钱全买回来了,修缮一新,气派依旧。跟村里的其他百年祖屋一样,也是白墙黑瓦,门楣上写着以太公名(万淑庆)命名的宅名——— 淑庆楼。
在淑庆楼的房前屋后,兄弟们又相继建了自己的“小家”,但远没有祖屋气派,更没有祖屋宽敞,跟村里的一些小洋楼相比,很不起眼。也因此,祖屋一直没有被大家抛弃,至今仍有人居住。兄弟们还在祖屋里给万庆良留了一间房,后来成了万庆良的婚房。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只有简简单单一张床,全家人的合影照挂在墙上。“从结婚到现在,弟弟回来就住在这里。”万标云说,当年弟弟结婚非常简单,没有请客摆酒。
弟弟“当大官”了,有朋友也会“点穿”万标云,何不顺着这个关系给自己谋个好差事?万标云笑着告诉记者,“我就这个文化程度,去找弟弟不是为难他?我也出去打过工,知道在外做事业不容易!”
据万庆良的一位堂弟媳妇说,她曾经向万庆良提过,如果自己的小孩毕业了,希望能够帮忙找个好工作。万庆良给他们的忠告是,先要好好读书,读不好书,没有文化,什么工作也干不好。
轶事 写信问候向他求助过的百姓
汪老师的丈夫是个特级教师,上世纪80年代从湖南回到家乡梅州蕉岭中学任教。不幸的是1996年,丈夫早逝,抛下了一对儿女。1999年,女儿在家休养,儿子还在上学,汪老师一人的退休金难以支撑全家。无奈之下,她给时任蕉岭县委书记万庆良写信求助。万庆良接到信后,立即安排相关部门着手解决。如今讲起这件事,汪老师仍很激动。
更让她意外的是,4年之后,万庆良还记得她们母女。那时,万庆良已经从蕉岭调往团省委任职三年,又准备前往揭阳履职。在去揭阳之前,万庆良写了一封信给汪老师:
“离开蕉岭,我到团省委工作三个年头,现已调往揭阳市任代市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老百姓对我的最大期望,我将时刻铭记心头,欢迎你有时间到揭阳走一走,代我向你的女儿李丽芬同志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