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复习了那么久,不出排名就算了,今年也不公布成绩,考得好与坏也无法对比!真是考了个寂寞!”上周佛山各区小学完成期末考,但不少家长却没有等来孩子的成绩,但在各大培训机构,又开始变得门庭若市。
感慨:期末考不打分,考了个寂寞!
今年,佛山各区小学没有发放学生具体成绩和排名,像南海区很多学校就以ABC的等级作为评价,禅城区不少学校同样不告知家长成绩,也没法看到卷子,只能信孩子说多少就多少,不少小学高年级家长担心把握不住孩子的成绩,从而影响小升初。虽然目前民校小升初均采用摇号方式,但仍有补录可以操作,或者用插班的形式入学,这导致部分“牛娃”家长仍然希望以成绩获取优质学校录取的机会。
南海桂城六年级家长李女士收到孩子的成绩单后,语数英等级评价是两个A+一个A,无法得知具体分数。“孩子平时一般都是班里的前5名,中段考、期末考老师会嘉奖,家长也可以根据卷面估分。”李女士说,到了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由于实行区统考,孩子成绩单下发下来只有“ABC”等级作为参考,李女士认为,这样的等级评价无法看出学生的差距。“90分以上就可以A+了,大家分数都咬得紧,老师也不说分数,也不知道具体排名是多少!这样家长内心反而感到更彷徨。”
禅城区苏先生儿子在佛山市实验学校读六年级,孩子考完试后只是口头上告知了语数英成绩,但具体在排在班上什么水平,就无从考究,“卷子在课堂上发给孩子讲评完后就收回去了,也不知道有哪些薄弱环节需要恶补的。”苏先生认为,一个学期下来,希望能够通过期末考检验孩子的学习水平,结果什么都不知道,只能看学生手册上的评语。“我觉得信息很不对称,复习那么久,给个A级,都看不出问题,完全考了个寂寞。”
过完年,不少家长就要谋划孩子小升初的事情,有些民校学校其实已经在提前接受预报名,为孩子编辑升学简历的时候,李女士、贺苏先生只能选择填写孩子的成绩估分。在李女士看来,学校可以不公布排名,避免攀比,但是家长应该可以了解到分数,让孩子把卷子带给家长检阅,提供必要的参考,不知道具体成绩反而让家长压力更大。
无奈:升学压力让家长对孩子分数倍感焦虑
无独有偶,顺德区五年级的霍女士同样也犯难。“小升初不是选拔性考试,但家长也有为孩子选择合适学校的权利,而我们需要期末考试作为标准去评估。”霍女士认为, 学校应当去引导孩子客观认识自己的成绩,而非隐藏成绩增加家长的焦虑。
事实上,从去年起佛山小升初,公校按照地段划分、就近入学;民校报名超过录取人数时通过摇号录取,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小升初都是不需要考虑成绩的就近入学的,这与现行的不公布成绩排名是相符的。
图文无关
但由于部分民校在补录时有自主选择权,一些成绩较好的“牛娃”家长往往会紧盯着这些名额不放,尝试各种方式希望可以获取这些珍贵的补录名额。在民校方面,由于受到家长的追捧,学校不但对学生成绩有要求,甚至仍举办暗考和宣讲会;另外,不少九年一贯制民校也会在学期中段招收插班生,且以后有机会直升入本校初中部,名校效应令不少家长趋之若骜,但学校同样需要家长提供孩子平常、中段考和期末成绩,还要做入学摸底测试。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升学政策空白地带,让家长对孩子的分数不得不焦虑。
尴尬:学校没分数,被迫到机构排位测
事实上,早在10年前, 为了减负,教育部门已对义务教育学校要求,成绩不排名只以等级替代。2017年教育部印发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规定:探索实施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排名。考试成绩不再公开,本意是为了缓解择校的压力,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理,减轻学生负担。对此,家长们普遍认为一至四年级未面临升学压力,考试成绩不公布确实有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心理负担。
但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具备自己的想法和竞争的意识,家长们也需要成绩作为升学择校的参考,等级评定制度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又有诸如学校希望留“尖”而压分、区域办学能力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有家长坦言,该政策出发点虽好,但成效却难以显现。近年来由于政策的改变,好的学校更是越来越难进,择校的压力越来越大,成绩的压力也就转移到了家长的身上。
部分学校为了让家长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成绩,在不公布成绩的情况下,公布考试答案让学生自行“估分”,但估分的准确度还是要视科目而定。如,语文试题考察的主观性往往很强。像作文和阅读题的具体分值是家长和孩子难以估计的。
分数成为学生进入优质民校的“敲门砖”。为了获得孩子具体的成绩,家长们上演了一场大型的“八仙过海”。李女士表示,她孩子就读的学校期末统测不公布分数,无奈之下,她唯有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结构组织的考试,来推测孩子的分数。
事实上,佛山的寒假从上周开始,但很多孩子的时间安排比正常上课还要忙,“这学期数学只拿了个A,看到班上很多同学都是A+,孩子心里也焦急,明年上六年级,真担心孩子会掉队。”在狮山一所民办学校读五年级的孩子家长莫女士说,孩子放假后,每天都会送儿子到桂城的培训机构去补习,时间基本上都排得满满的。
在不少“牛娃”的简历上,记者都看到:家长一般都会写上,**排位赛前3%,**排位赛前5%,以作为孩子成绩的佐证。
心声:评级可以划得更细致一些
家长黄小姐称,这一切都源于不甘心:“我的孩子寒窗苦读六年,我也陪读六年,到头来和玩了六年的学生一起读比较差的学校,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大心理落差。毕竟初中影响的就是中考成绩,我们有能力还是希望可以让他去读好一点的学校。”
也有家长认为,既然已经是把成绩按照ABC分等级,小升初也是摇号的,那就也别太纠结:“小学六年是宝贵的童年时期,只要成绩不要太差,就多享受一下童年吧!好初中差初中,主要都是靠孩子自己的努力。”
在刚刚过去的学期,小彤所在的禅城区一所民办小学读三年级,在去年11月,一个班竟然有3个同学陆续转到桂城一所民办学校去了;小希就读的湖景路片区一所公办小学,第一学期,小希妈妈就得知三四年级就有20多人转到了桂城的民办小学。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学校加工培育能力、中考上重点高中比率......各种因素叠加考量,令不少家长都在提前规划孩子小升初的路子该如何铺设。
有家长认为,目前评级分数跨度太大,让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难以掌握:“希望成绩等级可以多分几个层次,如A可以分成A1、A2、A3,分别对应95—100分,90-95分,85-90分,这样家长心里更有底一点。毕竟到了初中还是按分数见真章的,如果从小学就知道孩子哪一科目比较薄弱,提早介入辅导,也让孩子在初中没那么吃力。”
家长对分数趋之若鹜,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学校掌握部分因摇号补录和弃学补录产生的学位,或者每年申报小升初名额是有所保留,为日后招收插班生留了后路,当学校可以对这些学位进行调剂,就可以对学生的成绩和家长的“财力”提条件。
部分参考:信息时报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