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星标 暖星社区
17:00 或 21:00
第一时间了解领域内资讯信息
关键词:校园融合、社交、认知
在孩子上学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都会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 “脸盲症”,根本不认识周围的同学。
- 我的孩子上了一年幼儿园,仍然不认识周围与他朝夕相伴的同学。
- 孤独症孩子大概对人脸的关注和记忆不太好,拿我们孩子为例,幼儿园三年,到毕业的时候,依然叫不出大多数同学的名字;
- 在学校不认识其他小朋友,在操场上很容易排错队,对老师的指令也总是忽略或者要半天才能反应过来;不能辨识其他人,也会影响他以后的社交融入。
......
▼
那么对于孩子 “不认识同学” 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引导呢?
首先,孤独症的孩子对人及环境的敏感度是比较低的,与其将重点放在认识同学,不如先放在如何提示他在环境中能够更快速地辨别应该要找到的正确位置,例如 排的队、坐的座位,因为这个能力是功能性的。
对于孤独症的孩子来说,大部分 “视觉理解” 比 “听觉理解” 要好,当老师下达“排队”指令时,孩子可能一时没办法理解,这时我们用图片提醒孩子要做的事情,有助于帮助他跟上团体的节奏。
其实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如果你问他:“幼儿园有哪些小朋友啊?”,他可能会回答你几个名字,但你拿照片过来,他就不认识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测,是因为孩子对其他幼儿园小朋友没有过分关注,所以没有将名字和脸对应起来。平常因为他会用耳朵听老师叫其他孩子的名字,但因为眼睛没有关注,所以他可以说出名字但是对不上脸。
那么,如何做?
1、日常生活引导 —— 创造校园外机会
如果家长无法深入幼儿园进行现场干预引导,可以利用幼儿园以外的时间。比如邀请其他好朋友一起玩,爬山、去公园、游乐场。家长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水果零食,到达场所之后,让孩子主动去分发,孩子可以根据家长念到的名字把相应的东西给其他小朋友,必要时给与辅助。家长在念名字的时候也可以增加一些小朋友的特征。
2、日常生活引导 —— 提前预习
利用学校的花名册和学生照片对应,打印出来,加深孩子对同学脸孔的印象。需要注意,这个方法要在孩子能认字的情况去做,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情况做随机的难度调整。
3、寻求老师帮助 —— 校园内引导
如果家长可以进入学校,可以利用一些和同学在一起的场景。引导孩子做一些与同学的非常简单的互动,比如给同学送小礼物、和同学合影、帮老师给同学分发作业和试卷、给特定同学打电话等。
在孩子的能力基础上,增加与同学相互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孩子对同学的名字有更深刻的印象。
也可以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在学校的日常中去做引导。
一位妈妈分享说:“我的孩子在老师帮助下认识了很多朋友。他是入学没多久就可以背下来全班的姓名表,但是那时候他不看同学的脸。我在他们班级群下载了老师发的照片,问他是谁,开始他都不愿意回答,后来慢慢会回答一两个。可能熟悉需要有一个过程。
然后我跟老师沟通,我说 ‘他别的也不会啥,但是能背花名册,有机会您让他替你点名吧’,老师答应了。点了两次,点的时候他还抬头看同学们,我觉得有效果。
后来元旦我给小孩子买了点巧克力给老师,老师就让我孩子给大家发,我在老师发的视频中发现孩子的老师在旁边有做辅助 —— 让他发的时候教他说:‘ *** 我给你吃’。这样他的认知就更进步了一些,估计现在都认识了。
我那时候只是单纯的觉得过年了孩子们吃巧克力高兴一下,但我没想到老师做了这个引导对我很有启发。我觉得家长可以和老师多沟通,有时候老师简单引导一下对孩子就会有很大帮助。”
其实和老师沟通,让老师帮忙去做引导,是最好的,因为老师是在学校环境里最好的支持者。
▼
孩子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后可能会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我们分享的是关于“认识同学”这个点。
每个孩子的问题不一样,但解决方法有时候其实是互通的,在此总结给大家。
也要提示大家,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达到入学年龄,那么,从现在开始引导就是一个好的时间点,会为孩子未来的融入打下很好的基础。
1.关于陪读
如果条件允许,在孩子刚进入学校时,家长可以选择自己进入学校陪读一段时间,或请陪读老师,一方面在需要时给孩子辅助和提醒,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问题,对症下药。
如果没有办法陪读,家长也可以在同班同学中请一位热于助人的“小天使”,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提醒,辅助孩子完成学校任务。
2.关于视觉提示
大部分孩子的视觉理解要比听觉理解好,因此对于孩子必须遵守的学校守则、必须听从的指令等,家长可以用相对应的图片,配以孩子能力之内的文字,然后打印出来,放在孩子可以看见的明显的地方,比如课桌上,笔盒上,作为视觉提醒。
3.关于行为契约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行为契约和奖励制度,比如上课时不乱走动,如果孩子能够遵守,就给孩子约定的奖励。
4.关于提前练习和排练
家长可以多关注孩子在新环境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在家里进行集中的练习,比如安坐的练习、记住同学的名字等,然后再在学校环境中进行泛化。
5.关于及时与老师沟通
家长需要多与老师沟通交流,提前跟老师解释孩子的很多行为是有原因的,避免老师对孩子产生误解。
同时,家长也可以请老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教学上的调整,比如坐得离老师更近些以便及时提供关注、降低一些孩子的作业难度、提升一点课程的趣味性等等。
来源 | 暖星年度学习会员
答疑内容参考 | 曲智鑛老师、胡文涛老师、杭州北北妈
整理 | 暖小星
封面图片 | 千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