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话题,不管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多少,家长总是希望他能多学一点知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些人还会给他报补习班或者请家教,这也让孩子的学习压力变得大了很多。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第一名,从而进入好的大学,可是能成为第一的终归是少数,而且永远拿第一名的孩子未必会一直优秀下去,白岩松曾经说过,他不让孩子考第一,那白岩松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大家来看看7岁鼓掌男孩就懂了。
7岁鼓掌男孩是四川人,在四川西昌的某所学校中,一位老师正在给孩子发奖状,当他说到“一向都很棒的”时,这位男孩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觉得老师说的是自己。
可是老师接下来却念了其他同学的名字,虽然这位男孩脸上失去了笑容,但他还是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并给那位得奖的学生鼓掌,这样的行为也被人民日报夸奖,这位男孩也在网络上迅速哦组红。
而没想到的是老师接下来有说出了他的名字,这才让男孩露出了自己的笑容,这也让人忍不住思考,教育最终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人人成才,而是人人成人。
其实我们要看他人的品质从顺境中很难看出来,只有在失意时才更容易看出人的品质,男孩在没有被老师念名字的情况下依旧愿意为他人鼓掌,这样的人以后有很大几率是不平凡的,这也是白岩松为什么会那样教育孩子的原因。
人生不能用分数定义
教育的本质并不是想让学生只追求成绩,而忽略了其他内在的东西,教育真正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学会思考,让孩子成为善良、智慧、有品格的人。
那些在学习上成绩优异的人固然有其过人之处,可是那些落后依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也同样值得尊敬,我们不能以一个人短暂的成败或者某个时段成绩的高低来评判一个人,简单说就是不以一时得失论英雄,这也是成大事的人需要具备的品质之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斯坦福狂鸭症”这个词,这个词的意思是说鸭子表面上看是在水上面悠闲游动,其实水下面它的鸭掌正在努力划水。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根本不考虑他们的感受,也不尊重孩子的选择,觉得孩子不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24小时学习没有休息时间就是对的,这样教导出来的孩子是不利于他们未来成长的,他就像“斯坦福狂鸭症”中的鸭子,表面上看很听话,内心里却大不一样。
劳逸结合才能学的更好
如果让孩子没有一点休息时间,总是无时无刻的学习,那他就有可能产生抵触心理,而且缺乏休息时间,学习效率也会降低不少,这样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在闲暇时间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可很少有人告诉孩子要是不够优秀应该怎么办,急功近利是很难培养出成功孩子的,如果孩子没有那个天赋,那你再怎么要求他也很难考入清华、北大或者哈佛等名校。
比起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切合实际去考虑,让孩子既能欣赏自己,也能发自内心的为他人鼓掌,哪怕将来孩子长大后真的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依然能问心无愧的面对自己的一生,各位小伙伴恶魔你,你们觉得怎么教育孩子更好呢?欢迎留言讨论,点关注了解更多教育内容。